扩张底气
危险与机遇并存。在航空市场的颓势之下,有人放弃或者止步,就意味着市场空白的留存。
全球经济的低迷的确给航空公司造成重压,但对于亚航而言却意味着另外一番光景。Fernandes公开表示,亚航是目前全球仅有的几家还处于增长势头的航空公司之一,当其他人开始后退时,亚航完全有能力把这个空白填上。
现在,亚航就在填补中国航空市场的这个“空”。中国本土航空公司的困境折射出了亚航逆市扩张的信心源头。
从去年底开始,国内大型国有航空公司纷纷发布亏损预期,申请政府注资。根据国泰君安的分析报告,其中南航和东航的资产负债率达到90%左右的水平。再加上航空公司航油套期保值的巨额亏损,国内三大航空公司在2008年亏损超过百亿元。
与此同时,曾经大打“低成本”牌的民营航空也相继折翼,奥凯和鹰联接连爆出财务危机,东星彻底退出舞台,当初热闹的民营阵营只剩下了春秋和吉祥等少数几家弄潮儿。
这一连串悲情事件的上演,让已经在中国市场潜伏了四年有余的亚航看到了扩张的窗口。“亚航在中国市场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一直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Tan说。
2005年,亚航低价杀入中国市场,超低价格的机票迅速帮助其扩大了在中国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当前,天津是亚航在中国开辟的第八条航线。其他的布点分别为澳门、香港、广州、深圳、杭州、桂林和海口。记者从亚航了解到,亚航每周有158架次航班飞往上述各地,而且,各条航线平均上坐率达到75%,个别航线达到80%。
Tan表示,今年亚航计划在中国市场新增十条航线,除天津之外,以西部地区为主,包括成都、重庆、西安、武汉、南京等地至东南亚的国际航线。
在亚航的2009年战略中,中国市场已经与新加坡和印度市场一样,被列为三大重点。
另一个支持亚航在中国大举扩张的因素则是其财务表现。
2008年已经被公认为全球航空业的寒冬,而且,这个冬天还会延续到2009年,但是,对于亚航而言,这个冬天不算太冷。
根据亚航2008年财务报告显示,亚航收入在报告期内继续上涨,涨幅达到37%,旅客运输量则同比增加22%。而且,根据亚航预期,今年起旅客运输量还将继续保持15%-20%的增幅。
此前,亚航已连续五年保持高速增长,净利润平均高达30%左右。在英国《金融时报》的统计数据中,它被称为是全球最赚钱的航空公司之一。
不过,尽管亚航占据了“天时”且自身强壮,但在“地利”与“人和”这两个环节上能否与国内的航空公司抗衡?
在这个问题上,业内普遍持保留态度。“首先,国内航空业的衰退周期总会过去。然后,要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外航必须要适应这个市场的环境,而这不是几年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业内资深人士表示。
他认为,当前国内民航业国进民退,监管机构向来又对国有航空公司偏爱有加,不会任由它们的市场被人分食。亚航大规模的入场,既有可能会成为推动民航业竞争进一步开放的催化剂,也有可能终究因为水土不服而成为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