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清明节后第一天,易贸资讯价格评估系统显示,PTA现货交易价格再度上涨50元/吨,而其下游产品涤纶长丝、聚酯切片的价格上涨幅度达300-500元/吨。
这样的上涨从3月8日就已开始。“3月初,PTA就开始上涨,3月23日-26日前后稍加盘整之后,继续上攻,现在还没有看到疲软的迹象。”8日,易贸资讯PTA研究员对本报称。
据中国化工网数据,自3月初PTA价格开始上涨了20%。PTA是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之一,广泛用于化学纤维、轻工、电子、建筑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
不仅是PTA,PP、PE、树脂等大宗化工产品在过去的一个月内均有20%左右的涨幅,并至今未歇。
下游需求果真回暖了吗?
满园春色
“除了去年7、8月份的飙升行情,这一轮上涨是我见过的最好行情了。” 研究聚乙烯两年有余的卓创资讯的齐俊杰对本报称。
据其介绍,聚乙烯价格从过年后就蠢蠢欲动,经历了几波小行情之后,从3月中旬开始一路上扬,高压产品从8500元/吨上涨到10000/吨出头,而低压产品从8000/吨出头,最高的一直涨到12500/吨。
“从产业链来讲,聚乙烯与PTA、PP、PE等属于同一级产品,在一些领域可以互相替代,也许价格不同,但从涨跌曲线来看,几乎同出一辙”,齐俊杰认为3月开始,化工产品普遍出现大涨行情。
不仅是大宗化工产品,就连精细化工产品也随行就市地一路飙升。浙江日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达法告诉本报,在其经营的100个产品中有80个品种都在上涨,相比去年的最低点,涨幅达30%-50%。
丁达法认为供给减少是促使价格上升的重要原因,“金融危机后,不仅是中国,整个亚洲地区的石化设施都有减产、停产计划,市场供给下降得非常快,可以说此轮上涨是触底反弹。理论讲反弹1、2成很正常,但许多产品反弹达3成以上,这就让人费解。”
值得注意的是化工产品的上涨并非一个独立行情,其终极原料原油的国际价格也从3月初的40美元/桶,最高上涨到54美元/桶,涨幅达35%。
“这波行情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本推动”,中国化工网信息中心刘心田认为,当下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原油的涨幅时,才说明化工产品的需求真正启动。
成本推动的另一个解释是,当生产厂商把开工率降低的同时,生产成本不能更好地摊薄,因此也随之推高。
而对于中间商来说,3月是信心逆转之月。
上述易贸资讯研究员称:“3月之前,贸易商信心不足,尽量压低库存,大部分甚至空仓。但进入3月,由于国家各种利好政策的释放,包括价格的逐步走高,贸易商开始逐步增加库存,在增加库存的过程中,价格又进一步被推高。”
去库存化在化工行业似乎已经结束。丁达法告诉本报,3月增加库存的不仅是贸易商,上下游生产商也在逐步增加库存,改变了前两个月生产一天备一天原料的运行模式。“仅各个环节的库存这一项,在信心扭转之后就能放大3-4倍,这一项交易量对价格的影响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