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配卖银行卡 可以洗钱
在网上,除了买卖个人信息外,甚至还有人在非法买卖身份证。一位叫“安安商务精英”的人声称,他那里出售各种身份证原件。另一家网上商店,表面上卖的是各种各样不同品牌的手机,实际上出售全国各地的第二代身份证原件和配套的银行卡。
按照店主的要求,记者首先在他的网店里申请购买任意一款手机,申请成功后,他立刻把手机的标价从4560元调整为300元。这样,交易记录上显示,记者购买的是一部价值300元的手机。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在网上,身份证和银行卡的买卖便完成了。
第二天,记者收到了店主寄过来的一套身份证和银行卡,银行卡能在柜员机上随意操作。店主直言不讳地说,这些与身份证配套的银行卡可以用来洗钱。
从盗取个人信息到买卖身份证原件到办理银行借记卡再到办理信用卡,在网上,个人信息的买卖已经形成了一个非法的产业链条。
盗术3
盗取网银账号密码
疯狂敛钱
2007年1月,福建泉州的蔡先生惊奇地发现,自己的21万元存款突然不翼而飞,随后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江苏、福建、浙江、广东、湖北等21个省份,近500个储户向各地警方反映自己银行账户里的存款离奇失踪。
这些受害群众的卡都有一个共性,它都开了网上银行。警方发现,这只盗取钱财的黑手来源于网络。
警方发现,网名叫“蚂蚁”和“小胖”的两个人很有可能是实施这起网上银行盗窃案的主要嫌疑人。
警方立刻对这两人实施了抓捕,并从“蚂蚁”的电脑里发现了多达一万多个用户的网上银行信息,包括开户银行、账号、密码,还有用户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等。
据“蚂蚁”交代,他掌握的网上银行信息都是从一个网名叫“顶狐”的人手中购买的,平均每花一元钱,就能买到53687条用户的信息。“顶狐”是一名黑客高手,2006年,他编写了名为“密码结巴”的木马程序,从此,他开始在网上干起了疯狂盗取各种个人信息的勾当。电脑一旦中了这种病毒,用户在所有登录框里填写的信息,都会悄悄地自动发送到他指定的电脑上。
为了从这些信息中获取经济利益,“顶狐”对盗取回来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将其中网络游戏账号、密码等信息廉价售出,而网上银行用户信息则以400元/G的价格打包卖出。
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蒋文伟政委感慨地说:“别人有了你的账号和密码,基本上你的钱就是他的了。受害者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发现你账上的钱已经变成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