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警惕“温水煮青蛙”鞋企不裁员


[  法人    更新时间:2009/3/10  ]     ★★★

  与此起彼伏的西方裁员大潮相比,中国企业更让人瞩目的是“不裁员、少裁员”的倡议和行动。这是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社会难得一见的现象

    相对美国等“经济重灾区”来说,中国经济走势确实不那么让人沮丧,但是也不能用阳光明媚来形容。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份发布的数据,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中国第四季度的“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大幅回落:前者为 107.0,已逼近临界指数100;后者为94.6,比上季度回落29.2,该指数的暴跌意味着裁员必然出现。

  裁员确实出现了,而且规模也不容小觑,但是与此起彼伏的西方裁员大潮相比,中国企业更让人瞩目的是“不裁员、少裁员”的倡议和行动。这是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社会难得一见的全民所有制国家特有的现象。剖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和启示,或许可以为我们理解经济下行环境中企业的裁员行为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不裁员的信心

  从去年年底开始,各种形式的“不裁员”倡议几乎响遍中国有企业的所有地域。“我们倡议全市企业勇担社会责任,最大限度地做到‘限产不停产、停产不裁员、发薪不减薪、待岗不停薪’”。2月16日,襄樊市116名企业家在该市媒体上发出的此番共同倡议颇具代表性,上海、沈阳、济南等地的上千家企业也发出“不裁员”呼声,陕西省政协委员李军平更是高调表示要将不裁员倡议带上两会。

  发出不裁员倡议,把倡议带到两会,这只有在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中国才可能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体制的某种优越性。但在经济下行环境中,中国企业喊出“不裁员”,其底气来自哪里?

  中国法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发展战略研究所法学部主任王春晖教授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一些企业的不裁员倡议,主要是在我们国家宏观政策利好的引导下提出来的,如果我们国家的宏观政策非常糟糕,这种不裁员的倡议即使说出来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不裁员倡议的带头人是国有企业,国务院国资委专门发了相关的通知和文件要求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要带头承诺不裁员。王春晖认为,承诺不裁员首先是一个信心,而由主导中国经济的国有企业带头不裁员,无 疑同时增加了民营企业面对危机的信心。

  他指出,这种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强大的后盾:一方面,国家宏观经济基础面较好,中国外汇储备将近两万亿美元,外债的总和不到GDP的百分之六十,而且金融监管非常严格;另一方面,中央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又配套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这对拉动内需和就业特别凑效,而且现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王春晖认为最大的利好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改变了城乡两元体制,建立了土地流转制度,农民的土地不但可以出租、转包、转让,还可以股份合作,可以和以农业为目的的产业进行合作,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济。

  基于对中国宏观经济面的看好,王春晖认为,中国不会发生金融危机,顶多是对传统的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有一些冲击,所以现在主要是外资企业和外向型的工厂裁员比较多。他还预测,中国经济下行的走势应该在今年十月份见底。

  不裁员的条件

  企业为什么不裁员?除了国家宏观面透露给企业的信心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外,企业不裁员为保障社会就业承担了更多责任;对内,企业也抓住了树立良好形象,建立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最好时机。

  但是正如王春晖所言,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是长期可持续的责任,绝对不是纸上谈兵,承诺不裁员要用真刀真枪操练,为了虚名或者迫于压力而承诺不裁员最终将得不偿失。试想一个企业原来流水线有50个工人,现在停产了,只要五个人看管着就可以,企业不裁员会产生什么后果可想而知。

  中国奥康集团虽未加入“不裁员倡议”行列,但以实际行动在践行不裁员。2008年该企业不仅没裁员,还给员工加薪,今年又马不停蹄地展开招聘活动。奥康地处企业家信心指数最低的华东,而且主业是受冲击最严重的制造业,即使这样奥康也有底气做出不裁员甚至加薪的承诺,原因何在?

  中国奥康集团人才资源中心高级总监、奥康集团战略与管控项目委员会秘书长江兴华告诉《法人》记者,从奥康战略的角度来讲,目前国内是主要市场,十三亿人的消费潜力非常巨大,奥康不但没有开工不足,反而生产已经排到今年的六七月之外了。

  实力如奥康,也依然要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这才能为不裁员、不降薪创造先决条件。今年开工第一天,奥康成功推行了工时改革,以前工人经常加班到晚上10点多,现在工时调为早上7点至下午6点,不仅避免了晚上6点到9点用电高峰期1.5倍的电价,客观上也减少了加班费的支出,提高了工作效率。

  江兴华还向记者介绍,对于目前单纯依靠低成本生存的中国鞋业来讲,西部具有绝对的土地、能源、交通运输、劳动力等优势。据估算,与东部沿海相比,重庆璧山的企业每生产一双鞋可节省成本20%。因此,奥康实施了制鞋产业西进战略,其成本优势已开始显露出来。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开鞋店直销,成都女鞋闯生死劫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温州鞋业“黑马”奔向世界顶级鞋展...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