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奥康让我们看到了不裁员的自身硬件条件,那么王春晖会告诉我们,企业不裁员也需要外部的支援。这种支援一方面来自国家,一方面来自员工。
从国家角度说,经济环境恶化时,国家应该为不裁员创造条件。王春晖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员工是鱼,那么企业就有养鱼的责任,政府有放水的责任。政府不放水,企业怎么养鱼?因此,政府应该为企业减税,甚至以代购券等方式资助企业员工。只要政府放水了,企业肯定能把鱼养好。
从员工角度说,如果企业订单没了、产品积压、现金流断裂,还一味要求不降薪甚至加薪,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合理的。绝大多数企业并不想和相处多年的员工说再见,危机时候若企业还有能力不裁员,那么员工们不论是高管还是普工,或许都应接受以降薪等形式为企业分担一份责任。
王春晖表示,危机之下员工、企业、国家都要承担责任,如只强调企业要承担责任,这对企业而言是不公平的。
不裁员的优势
虽有实力,但在当前金融危机重创实体经济的环境下,奥康也自然受到了冲击。抗得住不代表就一定要这样做,奥康不裁员或还有更深层次原因。
中国奥康集团人才资源中心高级总监江兴华表示,任何目标都是靠人来实现的,在奥康所有的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这是奥康一直以来的理念。2008年12月1日,当睿富全球排行榜首次在海外发布“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宣布奥康品牌价值达61.19亿时,奥康更坚定了这种理念。
奥康的理念也是中国法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春晖极力倡导的。在给企业家讲课时,他每次都要解析“企业”一词:企业的“企”上面是“人”,下面是“止”,如果没有人,企业就停止了。王春晖认为,我们经常说客户是上帝,伺候上帝的员工其实比上帝还重要。
不裁员给企业带来的是稳定和振奋的人心,这是企业度过任何艰难险阻的中流砥柱。所以,IBM老总可以放出豪言壮语:“你可以拿走我的商标,可以烧毁我的工厂,但是只要你留下我的员工,第二天我就可以重建一个IBM。”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著名劳动法专家常凯更是提醒企业家们,劳动者不仅是成本,更是资本,对于有远见的企业来说现在正是储备人才的好时候。他建议企业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是否裁员,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减薪、放假、培训等方式代替裁员,因为一旦失去人才,经济复苏对企业也就失去了意义。
不裁员给企业带来了压力,但带来更多的还是动力。因为困境中不裁员,就断了企业企图从劳动者身上压缩成本的念头,为了生存,企业只能另辟蹊径,从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品牌推广上下功夫,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奥康正是这样做的,江兴华告诉《法人》记者,目前奥康将研发能力视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顺利突围的法宝。甩掉裁员的思维,奥康全心全意投入以创新为核心的产业转型战略中。奥康的付出已见回报,近日浙江省公布的首批标准创新型企业中,奥康成为温州鞋业唯一的上榜企业。
奥康不裁员的启示
目前湖南卫视正在热播《丑女无敌Ⅱ》,观众可以发现剧中增加了很多时尚元素,男一号“费德南”穿上了奥康皮鞋。这是奥康与湖南卫视签订的战略合作,奥康集团为该剧男女主角提供鞋包产品,将奥康皮鞋品牌自然植入电视剧。
奥康的表现给我们一个错觉,好像这不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事实上,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工业类企业景气指数已经跌至98.5,这表明工业类企业已经进入不景气状态。当众多企业在困境中挣扎,为什么奥康可以不受裁员风潮的影响按部就班地执行企业的品牌推广和产业升级战略?
答案就在奥康居安思危的企业战略发展思路上。5年前的中国鞋业制造一片繁荣,此时奥康董事长王振滔却在内部会议上发出了“冬天不遥远”的警告:“‘过冬棉袄’并不一定非要在冬天快来了才去准备,所谓居安思危,就是要建立起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长效危机应对体系,要把这种‘过冬思维’贯穿到企业发展的始终。”
王春晖也指出,危机管理要提早进行。一只青蛙放在开水里,它会马上跳出来,而把它放在冷水里,再把冷水慢慢烧开,青蛙就会因为察觉得晚,而来不及反应被烫死在里边。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恰说明风险管理对企业应对危机的重要性。他强调,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企业应将眼球聚焦在企业的风险管控与危机的应对上。一个企业没有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家没有风险和危机意识,这就是最大的风险和危机,即使“裁员滚滚”都可能难以挽回企业的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