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的牛奶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乳制品行业风波不断,一浪接一浪。由液态牛奶至奶粉,由国内品牌到国际品牌,牵涉面越来越大。奶制品行业究竟怎么了?我们究竟能喝什么奶?为此,我们访问了乳制品行业的资深人士及一系列企业,力图为大家找出乳业风波不断的深层原因。
疑惑一:
国内乳制品标准有待提高?
在一系列发生在乳制品行业的风波中,我们可以在最近的不少新闻中留意到4个字:“欧盟标准”。尤其是在提到广州本地品牌乳制品行业为何从来没有出过问题时,这4个字更是经常出现,究竟欧盟标准和国内标准有何不同,是否它就比国内标准要高级?
其实国内乳制品相关标准相对于欧盟标准来说,较为滞后,譬如在关于原料奶标准这一块,自从1986年颁布之后,就一直没有进行过改动,有些陈旧。甚至还保留着DDP残留(也就是敌敌畏)检测这种在实际中早已不合时宜的标准(因为现在敌敌畏已经被禁用了),至于现在比较注重的抗菌素标准(平皿细菌总数分级指标,单位是:万个/ml),国家标准是50万个以下。其实,连广东乳制品企业采用的原料奶标准最低一级都已经是50万个以下。至于蛋白含量、干物质(也就是牛奶中除了水之外的成分,包括钙、微量元素等有益物质)等方面,国家到如今还没有列入监测范围,而欧盟标准则对此有明确规定。
欧盟标准和国家标准相差了一定距离,通过这些相信大家都一目了然。而且欧盟标准制定得很细,例如体细胞、抗毒素、冰点等等都有涉及,而国家标准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疑惑二:
牛奶生产规模导致难以监管?
在行家看来,今次的牛奶风波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两方面:奶源及乳制品加工。打开国家相关奶源方面的规定可以看到,农业部对牛奶规模化的数量要求是:20头或以上即可称为规模化。除开广东省内的牛奶场先不说,在中国,省外的奶源过半数都是散户经营,达到20头奶牛以上规模的奶牛场据统计只有28.9%,有些小的牛场甚至只有两三头奶牛,经营如此分散,就给奶源监管带来很大困难,令到奶源生产出来的牛奶质量难以保持稳定。可以说产量无法规模化,也根本无法机械化,人手参与环节越多,受污染可能性越多。可以说,这是牛奶风波产生的首个根源。其实,这也可以说是中国农产品质量问题不断难以监控的根本弊端。
而到了乳制品加工环节,一个是奶站的管理,一个是牛奶厂的管理。根据国家标准局1986年9月17日国家新鲜牛乳收购标准GB 6914-86的要求看,收购的新鲜牛乳系指从正常饲养的、无传染病和乳房炎的健康母牛乳房内挤出的常乳。它的理化指标包括:脂肪含量≥3.10%,蛋白质含量≥2.95%,密度(20℃/4℃)≥1.0280,酸度(以乳酸表示)≤0.162%,杂质度,ppm≤4,汞, ppm≤0.01,六六六、滴滴涕,ppm≤0.1。
试问一下,六六六、滴滴涕我们已经禁用多少年了?一份如此脱节的标准,如何监控奶站收购上来的牛奶质量?至于到了乳制品成品监控这一块,据专家指出,国家标准则算得上是较为全面。不过前两个环节如此,就像地基不好的房子,叫人猜测它的坚固度。
疑惑三:
监控制度滞后以致风波不断?
其实乳制品行业中的很多资深行家一早就看出问题症结所在,但是一来奶制品行业奶源过于分散,无法规模化,导致监管困难;二来国家对于这一块投入本来就不多,令到有些地方无法监管到位;三是缺乏相应的奖罚机制,令到不法商家胆大包天,瞒天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