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公诉人
公诉人:王玉良在介绍三聚氰氨是什么物质时,有没有提到这个物质曾在饲料中加入,人是不能食用的物质,是化学物质?
被告人杭志奇:讲过这个,三聚氰氨在饲料当中,…(听不清),不包括孩子的奶粉,在饲料中也不包括三聚氰氨。
田文华想保护三鹿的决心超过了将含有三聚氰胺的事实公之于众的勇气,她可能忘了还有更多孩子的健康比她的三鹿品牌更需要保护。毕竟纸包不住火,尤其是对于一个全国性的品牌来说。
2008年9月9日,甘肃省卫生厅接到了多起婴幼儿因食用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而患肾结石的报告。“肾结石”奶粉事件逐渐为全国关注。
2008年9月11日,国务院决定成立“肾结石奶粉事件”联合调查组,调查组由卫生部牵头,卫生部声明称,“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当天石家庄三鹿集团发表声明称,问题奶粉源于不法奶农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
9月13日,国务院联合调查组确认“这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9月17日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就婴幼儿奶粉抽检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卫生部表示,已有三例肾结石患儿死亡病例,截至9月17日8点,全国各地共报告临床诊断患儿6244例。
当天三鹿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被刑事拘留。
【演播室主持人】 如果说三鹿集团毁于三聚氰胺,那仅仅说对了一半。2008年8月1号以后,三鹿集团的高层领导对三聚氰胺会产生严重后果的事实都已经非常清楚了,并且当时全国已有众多婴幼儿因食用三鹿奶粉出现泌尿系统结石等严重疾病,多人死亡。如果三鹿集团在这个时候悬崖勒马,及时停产,损失和影响会降低很多,然而在随后的40天里,田文华以及他的高管们扔掉了可能挽救三鹿的最后机会,看着他们的三鹿走向末路。
小标题:从事发到案发:三聚氰胺还在继续
【正文】公诉机关指控,三鹿集团在明知其婴幼儿系列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的情况下,并没有停止奶粉的生产、销售。在对该集团成品库库存产品、样品库留样产品三聚氰胺含量进行检测后,2008年8月13日田文华、王玉良召开集团经营班子扩大会,并作出了新决定。
【同期】公诉人
会议决定:1、库存产品三聚氰胺含量10毫克/公斤以下的可以出厂销售,三聚氰胺含量10毫克/公斤以上的暂时封存,由被告人王玉良具体负责实施;2、调集三聚氰胺含量20毫克/公斤左右的产品换回三聚氰胺含量更大的产品,并逐步将含三聚氰胺的产品通过调换撤出市场。
【正文】 8月13日,三鹿集团班子开会时,田玉华拿出一份从新西兰恒天然公司获得的资料,这是欧盟关于食品中含三聚氰胺的标准,如果将其换算成奶粉,那么每公斤中含20毫克三聚氰胺不会有影响。
【同期】被告人 王玉良
王玉良:我建议要在欧盟标准的基础上,降低50%,这样会更安全。这是我提出来的这个意见。
公诉人:那你们这个方法有没有经过专家论证,或者报地方审批啊?
王玉良:没有,当时我们因为相信这个标准。
公诉人:最终你们生产以什么标准生产?
王玉良:最终是10毫克以下。
【正文】于是班子决定,对已经被封存的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在10毫克以下的予以放行。但到了后来,由于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一标准又被放大到了15毫克。
被告人、原副总经理杭志奇在法庭上供述,大家担心消息泄露后将极大影响三鹿的声誉,所以决定对奶制品中含三聚氰胺一事严格保密,对外封锁消息将三聚氰胺称为“A物质”。就这样大批含有三聚氰胺的奶制品在明知的情况下被放行进入市场。2008年9月12日三鹿集团被政府勒令停止生产和销售。经检测和审计,2008年8月2日至9月12日,被告单位三鹿集团共生产含有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72个批次,总量904吨;销售含有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69个批次,总量813.7吨,销售金额4756万多元。40天,900吨,田文华和她的高管们以为在保护三鹿,可他们并未意识到,这只是他们最后的疯狂。而疯狂有时让人彻底忘记道义。
在毒奶粉事件曝光后,加工三厂在随后的检测中检测出多批原奶含三聚氰胺,并拒收了这些奶站提供的原奶,但是随后,副总经理杭志奇却授意吴聚生将这些原奶转到其他奶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