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反对让人民币贬值的理由,现在表现得似乎更加充分。因为现在人民币贬值肯定又将引发韩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货币竞争性贬值。中国很难从贬值中充分获益。
更重要的是,贬值也不会解决外部需求放缓问题,全球经济危机自有过程,中国只能承受痛苦。贬值会帮助出口企业因降低成本而存活下来,但这难以持久。大量的鞋、家具以及服装生产将转移至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中国在这些行业中已经失去竞争力,贬值只会延迟产业退出时间。
中国经济难题可以由财政刺激来缓解,并通过经济改革解决。财政刺激的空间仍然很大。即将发行的5000亿元的国债(占GDP1.6%)仍然偏少,应该尽快翻番。收益很大的一部分应该用于扶持失业人群。特别是农民工大批返乡会给内地省市带来压力。中央政府应该通过特殊的预算分配,暂时减轻这些农民工的生存负担。这项工程应该迅速执行,避免出现社会危机。
我认为,让人民币贬值不会解决就业问题。即使对房地产业,主动贬值也可能会引发“热钱”离场,在整体上加剧房地产下滑,而后者将减少企业对农民工的需求。
大量的财政刺激资金应该用于购买房地产的现金补贴。首先,正如河南省那样,中央政府应该给满足购买廉租房条件的家庭发放现金补贴,使其可以购买住房;其次,政府可以补贴抵押贷款利率3个百分点;第三,购房支出应该从税收中减免。三种收益都应该直接针对首次购房者。如果这些政策到位的话,它们可以支持劳动力市场,远比贬值效果好得多。
在危机中,中国政府渴望保持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稳定。在财政政策上,它仍有广阔的空间可以刺激经济,而人民币贬值则可能使劳动力市场恶化。从这些角度出发,中国政府在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时,很可能会保持币值稳定。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政府有相应的工具(如外汇储备、财政政策),以应对市场的压力。
如果美元较目前水平大幅升值,中国政府可能会支持人民币贬值。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在过去四个月中,新兴市场国家的去美元杠杆以支持美元走强。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的金融和经济形势比任何国家都更具挑战性。当新兴市场国家的去美元杠杆完成,美元将重新趋贬。那时,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减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