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金融危机:自主品牌车企乐观,外国企业家担忧


[ 金童 搜狐汽车    更新时间:2008/11/7  ]     ★★★

  “金融危机很可怕”

  与中国企业家和消费者对待金融危机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曾经经历过金融危机的外国企业家和海归人士中,90%的人认为金融危机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可怕的,他们有的曾经亲历过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在他们看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本川浩认为美国的金融动荡,会使整个经济有影响,这个影响会比1927年还要厉害。其实在金融危机之前,对于日本国内来说经济已经开始下滑,股票降了很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杜芳慈也认为金融危机对中国车企有影响,特别是零部件出口,现在几乎没有订单了。

  欧德宝国际汽车城比亚迪专营店的销售顾问刘长生认为,各个银行现在也面临着投资亏损和信贷压力,所以对于贷款这个环节把握的更加严格了,虽然利率再下调,但是实际上贷款的压力再加大,对于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渡过危机非常的不利。从国外市场来看,目前中国企业出口的形势正在恶化。

  是机遇还是挑战?

  能够达成共识的是,金融危机不是灭顶之灾,机会与困难同时存在,那么这会是中国汽车的机遇吗?

  长城汽车品牌宣传部部长商玉贵认为,中国仍然强劲的经济增长率,让美国大亨们看到了希望,大笔外资转向中国。“对我们来说,借此可摆脱目前不利的经济状况,既可利用国外市场缓解销售压力,也可利用外资大力发展汽车及后市场服务,为自己树立品牌形象。只有自主品牌汽车强大了,中国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汽车产业大国。对于自主品牌来讲,这是个修炼内功的好机会,现在就是一个绝好的发展机会。”

  东风有限总裁中村公泰表示,目前行业面临的风险较大,但就东风日产来说,其陆续推出的几款新车都被用户接受,同时企业的排名也逐渐提升。从排名上来看,目前的市场对东风有限来说是一个机会。

  资深车评人贾新光则表示,其他新兴国家汽车销售态势虽不如去年同期好,但总体仍保持销量增加。这次危机也为新能源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不过消费者则很为国内的自主品牌汽车担忧,刘先生表示,金融危机的结果之一是合资品牌为转嫁危机,加剧对中国市场的争夺,有可能使出大力的降价促销策略。这是自主品牌即将面临的另一挑战。一位陈先生也表示,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差才是最致命的。

  中国今年正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许是三十年来的辉煌,已让中国经济和企业过惯了顺风顺水的日子,似乎已失去了对于危机的嗅觉和敏感。

  经济学家郎咸平在最近的一次题为《如何抵御经济寒冬》的主题演讲中说:“全中国的政府官员,全体企业家没有一个人经历过马上要发生的经济危机。昨天晚上到现在,竟然有几个企业家问我一句话,郎教授你看看现在还有什么有潜力的行业我想投资的,我只想说三个字我说你疯了,你什么也不懂”。

  在郎咸平看来,美国股市从年初到现在,已蒸发了8.5万亿美元,这相当于中国2005到2007年三年GDP的总和,一个国家的股市跌了这么多,它所象征的后续是极其可怕的,那就是一个持续的大萧条即将来临。而中国的股市,虽然过去有所谓的泡沫现象,但是中国股市已经跌了超过70%,这和美国1929年股市崩盘差不多。

  那么,冬天真的来了吗?

 

http://www.ppzw.net/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三星成美市场第一大手机品牌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松下宣布将收购三洋控股权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