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敲后拽”
也正是由于允许提前投票,竞选双方的竞争提前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对于任何参与竞选的候选人来说,不论他们事前的电视辩论、民意调查环节有多么成功,但在最后关头,只有把支持率变为投票率才算真正的成功。
不过在美国政治生活中,“从支持到投票还有个距离,选民,尤其是民主党的选民多有支持但不投票的态度。”麦克唐纳说。
因此,两位候选人为了鼓动选民投票,必然会使尽浑身解数。在31个无理由提前投票州中,候选人最重视的是摇摆州,比如俄亥俄州、科罗拉多州等等。
在这些州,竞选双方最常见的鼓动方式是打电话、手机发短信和上门劝投。
“美国有句俗话叫先敲后拽(Knock and Drag),指的就是候选人劝投的场面”。麦克唐纳说。
竞选团队的志愿者会挨家挨户敲门,劝说选民出去投票,如果遇到立场中立的人几乎会连拖带拽地把人拉去投票。
“先敲后拽”的鼓动方式,也意味着竞选双方几乎进入了“巷战”的最后阶段。
先敲后拽的说法也许有点夸张。但本周麦凯恩确实在俄亥俄州首府克利夫兰租了一个场地,计划每晚打上千个电话给选民。奥巴马则在集会上亲自号召选民出去投票。
在往年,共和党经常占领提前投票的优势,但是今年民主党领先。“今年是共和党的不利之年”,弗兰迪尔说。
青年选民崛起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另一个导致今年投票率高的原因是青年选民的崛起。
2004年,投票的青年选民比上届就已增加12个百分点。在今年的初选期间,青年选民的投票率又比2004年再次增加8个百分点。
美国市民学习与研究中心主任列维(Peter Levine)估计,这股青年人参政浪潮将持续下去。
青年选民崛起的原因是,“9·11事件”之后相关新闻无所不在,美国的学校加强了市民教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
而青年选民对奥巴马的热爱超过了年迈的麦凯恩。美国年轻人受到奥巴马弃商从政的经历影响,对从政的兴趣也明显增加。
哈佛大学政治研究中心9月的报告显示,支持奥巴马的18-30岁选民中有60%表示愿意从事一些社区工作,有近半数的人表示打算去政府或者公共机构工作。一股“奥巴马现象”正在美国年轻人中形成。
根据多个民意调查显示,在已经投票的选民中大约50%支持奥巴马,47%支持麦凯恩。
“奥巴马看来很可能赢得这场选举,除非这些民调都出错了,但是这不太可能发生”,麦克唐纳说。因为在距投票日只剩3天之际,双方候选人都很难再制造大新闻,因此改变局势变得几乎不可能。
“麦凯恩现在看来只有很少的机会能够扳回这盘棋”,美国企业研究所的研究员弗兰迪尔(John Frontier)说,他挤了挤眉毛,摇摇头。
http://cn.ppzw.com/article_show_81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