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脚印首留太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在26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航天员将于27日下午4时30分进行首次太空行走。预计神七航天员的出舱时间,从打开舱门算起,到关上舱门需要半小时到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航天员在舱外活动20分钟左右。
由于所有工作均在微重力条件下进行,舱外航天服组装与测试工作十分繁重,根据地面模拟结果,整个过程需要12小时左右,在飞船运行第19圈左右完成。据新华社
出舱过程将电视直播
王兆耀昨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明天肯定会向全国人民和世界媒体公开透明地播出出舱活动。
今晚释放伴飞小卫星
除了舱外行走,今晚将释放伴飞小卫星。这项实验将检验对两个航天器进行相对运动控制的能力。
今日三大看点
看点1:航天员轮休准备出舱
今日上午,3名航天员将交替休息,为即将进行的舱外活动养精蓄锐,把身体和心理状况调整到最佳。
看点2:中国人首次漫步太空
如果各系统状态满足出舱活动要求,航天员将如期在今日中午开始出舱准备。下午16时30分前后实施舱外行走活动。
看点3:释放伴飞小卫星
按飞行计划,今晚,航天员出舱活动结束后,将释放伴飞小卫星。飞船返回地面后,小卫星经过多天多次变轨,逐步逼近留在太空的轨道舱,最终形成绕飞。
三大空间病考验
考验1 空间运动病
防治:训练+服药+打针
受太空环境因素影响,航天员可能出现失去方位感、头晕、呕吐、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将无法出舱。航天飞行前3天是空间运动病高发期,发病率达到50%。防范手段是首先对转椅训练中航天员的生理指标和身体反应进行量化评分,从而判断航天员对刺激的承受能力。第二是药物方法。除国际上通用的西药,还首次带上了研发的提高心血管能力的中药。飞行前8小时开始服药,一日3次,在出舱阶段还将使用针剂注射。
考验2 减压病
防治:吸氧排氮+控制体重
从发射升空到穿上舱外航天服执行出舱任务,航天员所处的大气环境将在短时间内从1个大气压(101千帕)减到40千帕,航天员可能出现关节疼痛,严重时可能引起头疼、呼吸紊乱甚至意识丧失。
航天员在出舱前,需要把体内多余的氮气排出,用氧气代替。同时,训练期间对航天员的体重有严格控制。训练的这10年间,他们的体重只有一两斤的浮动。
考验3 体力耐力下降
防治:训练+服药+饮料
神七出舱活动对体力要求很高。虽然太空行走只有约30分钟,但出舱前航天服的调试、组装、训练等很复杂,航天员得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此外,航天器加速上升和减速返回时,从地面上的平常重力到上升时的超重、太空中的失重,继而到返回时的超重,重力的变化对航天员的耐力构成了极大的考验。对此,地面上就加强体质训练,上天前服用提高体能和心血管调节功能的中医药,飞行期间喝具有电解质补充功能的饮料以缓解疲劳。
出舱第一个动作
探出脑袋对着镜头打招呼
神七出舱全程详解
从神七飞船在轨飞行的第9圈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进入轨道舱开展舱外航天服组装和检测工作。在长达十几小时准备工作后,翟志刚穿着“飞天”舱外航天服,于昨日23时36分第1次在神七轨道舱内亮相。今日16时30分左右,中国航天员将首次进行空间舱外活动。出舱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在轨组装、检查与训练段,服装准备与过闸段,舱外活动段和返回过闸段。其中8个关节点尤为重要。
1 穿衣
飞船发射时,舱外服是打包固定在轨道舱壁上的,因此航天员首先要启封服装,然后组装出完整的舱外服,再把净化器、氧瓶、电池、无线电遥测装置等可更换部件装上航天服。在“钻”进服装后,还要对服装进行尺寸调整、气密性检查和全性能测试。其间,一人操作,另一人读操作手册。
2 预演
穿上个人装备进入舱外服后,航天员进行移动,体验失重状态下移动和操作的特点,找好开舱门位置和手脚着力点。在约100分钟在轨训练中,航天员要把整个在轨准备和舱外活动预演一遍,但运动量不能太大,以防患上空间运动病。
3 搬家
神七轨道舱既是航天员的生活舱,又是航天员出舱活动的“过渡”地带即气闸舱。因此,在让轨道舱与太空环境完全达到一致之前,航天员需要把轨道舱里不能耐受低压的物品转移到返回舱。这些物品包括食品、供水器、饮水嘴、尿液储箱管路、手持摄像机、医学检查用的血乳酸仪等。
4 卸压
航天员再次穿上舱外服后,需检查服装和舱对接系统状态及气密性。在舱外服加压中,轨道舱慢慢卸压。轨道舱气压卸至3千帕时,服装转入完全自主供氧和冷却。此时,舱外服里的压力是40千帕———这是人体能承受而又保证灵活性与气密性的压力值。
5 开门
轨道舱气压降至两千帕左右,就可以开门了。首先是解锁,然后拉着舱门手柄把门开到60度。等舱内外压力平衡了,才把门完全打开。如果打不开,就得用撬杠工具把门“撬”开。打开门、出舱前,航天员还要给舱门罩上一个保护罩,防止发生剐蹭。最困难的是,在需要用一只手固定身体的情况下,这些动作都是单手进行。
6 取样品
头先脚后,是航天员出舱的“标准动作”。按照计划,01号航天员半个身子探出去后,首先要对着推进舱上的摄影头“打招呼”,然后取下放置在轨道舱外壁上的固体润滑材料样品,递给舱里的02号航天员。
7 行走
实验材料递入舱内后,01号航天员将沿轨道舱壁行走,两条安全系绳与母船相连,每一步操作前,都要先在舱壁扶手上固定好安全系绳挂钩,一根固定好,另一根才能改变位置。在失重环境中,身体没有任何可依靠的发力点,只能在安全系绳挂钩帮助下,通过手在飞船舱壁把手上位置的改变实现身体移动。
8 回舱
与出舱相反,航天员在进入轨道舱时是脚先头后。跟着关舱门,轨道舱复压,之后才能脱下舱外服。此时,在返回舱里负责飞船监测与地面联系的03号航天员已独自工作30多个小时。等轨道舱与返回舱压力一致后,两舱间的门被打开,出舱活动全部结束。
“飞天”舱外航天服数据
重量:120公斤。
大小:最高达两米,背包高度1.3米。
尺寸:通过调节大小,身高1.60~1.80米的人都可以穿。
造价:约3000万人民币。
服内压力:40千帕(这是人体能够承受而又保证灵活性与气密性的压力值)。
外层耐温:能耐受正负110℃的高低温。
抗压能力:120千帕(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千帕)。
保障能力:可保证4个小时出舱活动。
可靠系数:0.997。
穿脱时间:地面上可自行在两至三分钟内穿脱。在太空中,从准备工作到完全穿好服装,大约15个小时。
研制周期:世界上研制航天器的周期通常为7到10年,中国的舱外航天服从立项到投入使用,用了4年时间。
设计理念:保证两倍到三倍的安全余量。
神七花絮
■航天员妻子 都是张家人
神七3名航天员相似地方太多了!同年生,都是农家娃,都爱打篮球,就连3人各自爱人的姓都一样。翟志刚爱人叫张淑静,刘伯明妻子叫张瑶,景海鹏妻子叫张苹,就连杨利伟的夫人也姓张。(人民日报)
■郭德纲 太空“说”相声去
这次伴随航天员的还包括百首歌曲,既有宋祖英、邓丽君的,也有周杰伦、王力宏等人的,以及部分奥运歌曲、民间京剧、黄梅戏等。而爱听相声的翟志刚还收录了郭德纲的相声片段。(彭志强)
■博尔特 地球飞人贺太空飞人
作为地球上跑得最快的人,奥运百米冠军博尔特也向神七成功发射发来祝福:“中国航天员真厉害,可以在太空跑步!祝福他们完美表现,期待他们凯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