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酒吧里的“火暴”场面是美国举国上下“奥运热”的缩影。美国著名电视研究机构尼尔森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美国的收视率高达21.5%,超过了其他任何在美国以外举办的奥运会开幕式。据统计,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平均每晚黄金时段有2930万美国人收看奥运节目,比上届奥运会增加300多万。
美联社和益普索调查公司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美国人对北京奥运会感兴趣,约半数受访者观看了奥运节目。55%的美国人支持中国举办奥运会,而且这是一个超越党派和意识形态的普遍共识。
在为北京奥运会所“倾倒”的美国人当中,还包括布什总统。美国奥委会首席信息官赛贝尔对新华社记者说,此次布什总统举家到北京看奥运会,是有史以来美国总统首次到海外观看奥运会,充分体现了布什对北京奥运会和美中关系的重视。
8月10日,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美国总统布什及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一同观看比赛。当日,在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小组赛中,中国队迎战美国队。 新华社记者孟永民摄
北京奥运会从一开幕便打动了美国各大媒体,赞叹和好评不绝于耳。它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拥有一流的基础设施、组织能力和杰出人才,也领略到了当代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和务实自信的崭新面貌。
《时代》周刊说,在开幕式表演中,1.5万名中国演员用完美无瑕的表演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和中国经济的崛起一样,中国体育事业的腾飞只能用‘最高级’来形容”。
麦克拉奇报业集团说,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各国运动员对比赛场馆赞不绝口,环境状况良好,这些都表明本届奥运会取得明显成功。
《华盛顿邮报》指出,北京观众的热情和友好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纽约时报》则说,中国的奥运志愿者向世人传达出了当代中国的形象:年轻、爱国、有激情并充满自豪感。
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更从北京奥运会当中“品”出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意义以及加强美中关系的重要性。
美联社国际部前执行主任、曾任里根政府白宫助手的资深媒体工作者约翰·凯勒对记者说,北京奥运会充分体现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李成认为,北京奥运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将变得更加开放,更加透明和更具包容性”。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就北京奥运会撰文认为,“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格局中,美中关系将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美国人应该努力学习适应这个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