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极盛建议考生可以提前到考场踩踩点,熟悉一下考场环境。“如果30分钟能徒步走到考场,最好不要坐车,一是避免交通堵塞,二是散步本身能起到放松效果。”考生应对第二天的突发情况要有提前的心理准备和预案,对气象情况也要有所准备。此外,一定要作好必要的高考物质准备,把准考证件和考试工具都准备齐全,不要临时换新笔,应该用自己平日用得习惯的。
王极盛提醒,考试前一天晚上不要提前睡觉,“平时几点睡就几点睡,违反生物钟反而影响正常作息,如果实在睡不着,宁肯一夜不睡也不要吃安眠药。”
6月7日
热情向监考老师问好
进入良好应考状态
高考第一天,考生仍要保持平衡的生活节律,按照平日的时间起床,饮食方面也不要作太大的调整。
进入考场的时间不要过早也不要过晚,“有些考生7点就去考场外面等待,等的时间太长,反而会紧张浮躁,”但如果到得太晚的话,会匆忙紧张,王极盛建议,一般提前20到30分钟进入考场比较适当。
王极盛为考生总结了“快速调节心态三部曲”:1.早上从家到考场的路上,看见认识的老师和同学,主动向大家问好,别人也会回应“你好”,心态自然就能够放松;2.有些考生把监考老师看成是高考的象征,有畏惧心理,甚至都不敢看老师的眼睛,建议考生进入考场后热情注视监考老师的眼睛,大声说“老师好”,老师自然会回答“你好”,考生马上就可以获得安全感、力量感和自信;3.坐到座位上后,闭眼默念三遍,“我一定会成功”,通过心理暗示让自己进入良好的应考状态。
在答题过程中,考生要充分利用平时积累的考试策略和技巧,不要临时改变做题习惯。“建议考生还是应该从简到难进行答题,以简单的题目起步,会增强考生的信心。要经得住高分难题的诱惑,不要在上面无谓地花费太多时间。”
考后不要对题,“一对题,谁都会有错,另外自己感觉不满意,并不代表真实情况就是如此。即使某一门没有考好,不要放在心上,因为高考不是光看一个科目的成绩。”
6月8日
胜不骄败不馁
最后一刻不放松
王极盛提醒考生,应对第二天的考试,除了像前几天一样继续保持正常的生物节律外,还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要把第一天的情绪带入第二天的考场中。“举个例子,2002年内蒙古文科状元罗佳媛,高考的时候数学发挥得不好,心情特别沮丧,她翻阅了2000年采访状元的书,自己进行了调节,心态轻松了很多,第二天文综和英语都考出了历史最好水平,英语考试成绩是内蒙古当年单科第一。”
此外,最后一门考试一定不能放松。“有些考生在最后一门考试的最后5分钟就开始走神,想着马上就要解放了,提醒考生不要高兴得太早,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分钟,善始善终才能取得全盘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