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热点报道 >> 财经 >> [专题]焦点新闻

2005中国经济"稳"字当头_财政货币政策双稳健


[  中国证券报    更新时间:2005/1/11  ]    ★★★

    2005年宏观经济走势会怎样?宏观调控的主题是什么?货币政策有哪些变数?在刚刚结束的"2005宏观经济引导力--海尔·财富中国第二届资本论坛"上,众多专家热议今年的宏观经济走势,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他们的观点,就是"稳"字。

    宏观经济稳一点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用"稳、快、好"三个字概括和预期今年的中国经济走势。他预计,2005年的GDP增速会放缓到8.3%到8.5%左右,但会更加平稳,季度差异不会像2004年那么大。经济结构会更加协调,科技、服务等行业增速加快,吃电、吃油、吃原材料的行业增速放慢,煤电油运等方面的供求矛盾比前两年会有所缓和,粮价、油价、房价趋于稳定。

    他表示,"稳"是今年宏观调控的主基调,也是双稳健政策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主题将是用预调、微调和结构性调控方式,防止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学家张卓元认为,2004年10月底央行提高存贷款利率,标志着政府启动最重要的经济杠杆调控经济运行,使经济走向更加稳健。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应该很好地结合起来,包括国有企业的改革、市场体系的完善、宏观调控的完善以及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改革等。2004年10月底利率的调整就同利率的市场化结合得很好。

    财政进入改革年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对稳健的财政政策进行了解读,他认为,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变化之后,现阶段的财政政策不宜简单采取"全面紧缩"的调控方法,既不能"不转弯",又不能"急转弯",而应当是在稳健把握之下着力协调,在调减扩张力度中区别对待,做到"有保有控"。

    今后一段时间内财政政策转型的要领是:总量上,下调长期建设国债的安排规模和赤字规模;结构上,做到"有保有控",区别对待;大力深化改革,不断改进、完善税制与税收征管。

    贾康强调,今年是改革之年,东北已经率先启动的增值税转型能否推到更大范围,所得税并轨能否启动等问题都将是重点事项。他同时透露,由于部门之间存在不同意见,两税并轨的立法问题很难在今年三月的人代会上解决,但目前是各种要素配备比较齐全的改革机会,应当争取拿出大框架。

    货币政策有戏看

    富有弹性、灵活性的货币政策将成为2005年中国经济的一大看点。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分析,2005年的货币政策相对2004年来说略为宽松。具体就利率来说,利率体制改革要先于利率政策,使利率能够成为非常有效的影响市场活动的经济变量。利率政策的变动首先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需要来决定,今年的经济形势要防止下滑过快,这将影响利率政策的走向;第三=,目前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下跌,需要考虑如何协调市场和管制利率的关系;第三,2004年10月加息并没有改变息差,银行的利益没有被触及,但是利率市场化最主要的方面就在于息差的变动及银行利益的减少,因此下一步改革要冲破息差的控制,推动银行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就汇率而言,李扬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弹性的汇率制度,这个过程是复杂而渐近的。汇率制度的改革取决于三方面的条件: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稳定,金融体系健全,市场体系完善;要有一个完善的方案,规避在资本项目管制放开程度很高的情况下变动汇率带来的风险;从周边国家的反应和世界各国的反应来看,亚洲国家不要求人民币汇率变动,欧美在官方层面从未说过要求人民币升值,只说汇率形成机制要改变。李扬表示,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应当得到更多关注。

    2005年,金融稳定的目标首次出现在中国货币政策体系中,保护金融稳定的两件大事,一是不良金融机构的退出问题,坚决终止政府买单的状况,二是开始对有混业经营性质的交叉性金融工具进行监管。

    李扬同时介绍了今年金融改革的两个主要方向,一是加强金融创新,尤其资本市场中的金融创新。银行办基金、资产证券化、抵押贷款证券化等问题的提出,把混业经营推到改革的前台。二是调整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发展直接融资,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欧元债券和货币发行量超美元_美元霸...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人民币升不升值_加不加息_成思危林...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