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成都两地媒体“走进海尔,见证质量”,近距离感受海尔(600690)“苛刻”的质量管理。
在空调装配完毕装箱之前,尽管产品已经经过了从企划到开发,再到生产每个环节上百道质量检测程序,但最后装箱的检测仍十分严格,质检人员配备有一个特殊工具:白手套,这是用于判断产品外观整洁度达标的工具,与此同时,质检员最后还要进行包装箱内检查,如检查包装箱中是否有头发等。这是昨天来自重庆和成都两地的媒体记者,参观了海尔空调重庆生产基地时候看到的一幕。3月25日,受海尔空调邀请,来自重庆时报、重庆晚报、华西都市报在内的20余家重庆、成都的媒体记者参观了海尔空调重庆工业园,重庆时报记者彭璐在参观了海尔产品质量后发出感慨,“海尔空调的生产线发现一根头发都算“质量事故”,这种标准太‘苛刻’了,这样的企业的产品质量如果还不放心,那就没有让人放心的产品了。”
提起海尔的质量控制,人们自然会想起早在1985年,时任瑞雪冰箱厂(海尔前身)厂长的张瑞敏决定砸掉76台有质量缺陷的冰箱的案例。23年前“冰箱事件”使每一个海尔人知道“质量就是生存的法宝”,就是这种坚定的信念把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化集团。在现场,海尔空调重庆生产基地没有靠吃“品牌”去发展,而是在质量上更加“苛刻”要求去创造品牌。过硬的产品质量加上“一票到底”的优质服务,让消费者彻底免去了后顾之忧。
目前整个海尔的质量体系由一个立体的科学构架支撑,在整个集团,海尔拥有专门的质量检测事业部,它是一个独立于各个产品部的“第二方”部门,代表用户对产品质量进行评测和控制,并且负责整个集团的质量管理和控制,而在各个产品本部的生产一线,还拥有近2000名的质量管理人员,他们接受质量检测事业部的管理、培训,并对一线生产职工进行相关指导。
不仅仅在生产环节注重质量,为了保证产品的可靠性,海尔空调在设计、原材料、生产等环节影响产品质量可靠性的隐患彻底断根。海尔空调重庆事业部长刘存元介绍说,这个生产基地不仅是单纯的生产线,而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从研发方面,他们就根据当地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研发适合当地环境和消费的产品,从最初的源头就确保了质量。张瑞敏就曾强调:“产品的可靠性靠的是整个体系。一个产品从设计开始,设计过程有没有问题,设计之后采购的原材料有没有问题,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有没有问题,这都是影响整个体系是否可靠的因素。”
在“质量为先”的基础之上,海尔空调不断的创新,利用全球领先的制造体系与营销网络,以迎合全球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日前,海尔空调举行了2008“奥运攻略”新闻发布会,会上推出了“绿色奥运系列”、“科技奥运系列”、“人文奥运系列”三大系列全明星阵容,其中全球最安静的柜机空调——海尔“静享奥运风”空调凭借29分贝的超静音成为全场最大亮点。参观中记者均认为,海尔空调全球化的企划团队、开发团队、质量保障团队,为海尔空调打造全球一流产品提供了足够的后备支持,这更是“一切为用户”理念的真实体现。
http://www.ppzw.com/ppzwcity/index.asp?city_id=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