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大唐一直负面消息不断,一泻千里的股价,极度考验着投资者的心理承受极限。
11月19日,大唐电信(股票称ST大唐)发布公告称,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拟向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储备中心转让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相关附属设施、设备的所有权等资产,资产转让价格约为2.5亿元。
大唐电信称,通过变现和盘活存量资产,提升了公司的偿债能力,改善了现金流状况,不会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
不过,ST大唐此次出售土地,不排除是为了卸下包袱。尽管从前3季度来看,ST大唐还有一定的盈利,但不够安全,此前连续两年亏损的它,一旦再次出现亏损,公司将被强行退市。而从前3季度的业绩看,西安大唐亏损严重,拖了上市公司的后腿,以防万一,拿西安大唐动刀乃是迫不得已。
从5月份的32元股价,狂跌到停牌期间的不足14元,ST大唐让投资者苦不堪言,进行重组势在必行。而它出售土地使用权,被认为是公司重组的前奏。再加上公司11月13日开始的连续停牌,ST大唐再次成了媒体聚焦的对象。11月26日至28日,复牌后的ST大唐连续3个涨停。但分析师认为,由于公司并未表现出充足的利好,普通投资者应该谨慎,切不可盲目跟风。
在大唐移动进行TD大规模试商用的时候,ST大唐要想获得资金注入,短期内几无可能。
股民大亏
王山(化名)是5月下旬买进ST大唐股票的,他听一个朋友介绍,ST大唐的涨势不错,当时被号称“ST中的战斗机”。
王山按捺不住,以将近32元的高位买进了5000股。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ST大唐此后涨少跌多,而且动不动就跌停。而他抛又不甘心,以为往后还能涨上去,谁知道,一度跌破14元。
“自己辛辛苦苦的积蓄,就这样打了水漂。”在接受《IT时代周刊》采访时,王山对ST大唐显得有些愤怒:“继今年5月出现‘阴阳公告’,8月份又遭证监会警告罚款,ST大唐对股民太不负责了!”
8月21日,ST大唐表示,公司于2007年8月20日收到证监会下达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下简称《告知书》),该《告知书》指称ST大唐存在“所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的行为,2004年虚增利润总额共计3719万元。证监会由此决定对它处以30万元罚款。
实际上,自今年4月30日被ST后,到6月21日不到两个月内,ST大唐共出现了12个涨停和11个跌停,如坐过山车。7月份,中金公司指出,大唐电信的实际基本面支撑力度已不大。
11月以来,ST大唐在10多个交易日中股价下挫逾25%至13.93元,随后从11月13日开始,每日均以“重要事项未公告”为理由,连续停牌,直到11月26日才复牌。
有人猜测,这很有可能是ST大唐即将重组的信号。但也有人认为,ST大唐已经成了烂摊子,重组希望不大。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最受伤的就是股民了,有可能血本无归。
证券分析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ST大唐因市场和体制方面的原因,近年来业绩不断下滑。2005年、2006年因连续亏损,被加“星”戴“帽”。 而在业绩不佳的状况下,投资者的唯一希望,就是ST大唐能通过重组,刺激一下股价。
抖掉包袱
事实上,无论ST大唐是否与大唐移动等其他公司进行重组,其内部的资产结构调整都已经开始。
11月19日,ST大唐发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经同意控股子公司西安大唐将合法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相关附属设施、设备的所有权拟转让给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储备中心。 据悉,以评估基准日评估值为作价依据,交易双方确定转让价格为24971.18万元。
本次重大资产出售完成后,公司盈利能力、资产结构、资产质量都将有较明显的提升。通过本次变现,可为西安大唐带来近2.5亿元的现金流入(未扣除公司初步测算的约1800万元税费因素),为西安大唐今后几年的主导产业——企业信息通讯产业、监控产业和无线接入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因此,此次重大资产出售,将为公司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创造条件。
没想到这起资产转让公告,引起了市场的各种猜测。其中不少人认为这件事透露ST大唐重组的端倪。加上前面的连续停牌,让人不往这方面想都难。但ST大唐方面否认这一说法,认为此次出售土地与重组没关系,也不清楚此事是否涉及大唐整体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