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份财报截然不同,但从中探究出来的共性却值得业界关注。这其中,机票预订业务在两家在线旅游巨头业务量中的快速增长,上升势头已经逐步超过在线旅游的传统强项——酒店预订业务。
携程第三季度机票预订营业收入为1.38亿元人民币(1800万美元),较2006年同期增长76%,较上季度增长18%。携程2007年第三季度的机票销售总数约为291万张,而在2006年同期大约为172万张,上季度大约为255万张。携程旅行网机票业务总监张伟更透露,2007年9月份,携程机票销量突破了100万张,达到了创纪录的105万张。
艺龙机票预订业务的增长同样喜人,机票预订收入208万美元,环比增长14.35%,同比增长48.9%,这也达到了艺龙历史最高水平,连续几个季度均保持较高的同比增长率。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07年第三季度,艺龙机票佣金收入增长41%,其预订机票数量增长36%至37万张,与此同时,其每张机票预订佣金则增长了4%至42元人民币。艺龙开展机票预订业务仅两年,但发展速度非常快。目前,机票预订业务营收在其总收入里占比19%,而这个数字在去年是15%。
“从客户数据来看,机票预订市场的年均增长幅度约为15%,而我们的增长幅度达到了70%左右,这意味着我们的机票预订业务正在高速增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团队成功地执行了企业战略;另一方面,电子客票的普及对于我们进军新领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对于机票业务的异军突起,携程CFO孙洁如是认为。此外,在佣金率方面,孙洁表示,携程网机票预订业务的佣金率实际上为4.5%,正常水平大约在4.5%到5%之间,因此仍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同仇”旅游垂直搜索
随着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的不断前进,觊觎这一蛋糕的企业不在少数,蚕食的模式也趋于多元化,旅游垂直搜索便是蚕食者之一。例如去哪儿、万里旅行搜索等一批新兴在线旅游企业都加入到分食行列,并甚至引发了多次与携程、艺龙等传统在线旅游巨头的摩擦。巧合的是,面对这一新兴产物,携程和艺龙的掌舵者表现出了“同仇敌忾”的态度。
在携程之前面向投行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曾有分析师问到携程,旅游搜索引擎会对公司业务产生什么影响?范敏当时表示,旅游搜索引擎不会对公司业务产生多大影响。但有分析师近日发现,携程网已开始在旅游搜索引擎去哪儿(Qunar.com)上打广告。面对该分析师“难道旅游搜索引擎真的未来对公司的业务没有影响吗?”的提问,范敏认为:“我不认为我们在去哪儿上做了广告。如果在那个网站上看到了携程网的广告,或许是他们的原因。我想,去哪儿这种模式仍然需要得到证明。截至目前,我认为去哪儿的商业模式并不会对携程网的商业模式构成重大影响。”
艺龙董事会主席肖恒锐也同样认为,在美国市场,垂直搜索引擎的确填补了一部分市场空白。但在中国市场,由于网络旅游服务提供商的数量较少,旅游搜索引擎的作用也随之削弱,吸引力和影响力都受到限制。“就全球市场而言,这些小的竞争对手已找到了自己在市场中的角色。但在中国,这些网站可能不会像在成熟国家那样,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