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3:所有“个人和企业”都要办执照吗?
按规定,条例的适用主体是“利用互联网开店并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网上,采用C2C(个人对个人)网上交易模式的注册用户近3000万户。要求每一个人领取“营业执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工商部门恐怕也会吃不消。
“工商部门可能会辟出一个独立的部门,专门管理虚拟企业和个人用户。”黄晖说,如果实体企业在现实社会中已获取营业执照,在虚拟世界里不需再注册。不过,等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企业无论是否在现实世界注册过,都需要在虚拟世界注册。
在网易“你的网店是否已申办工商营业执照”的调查中,90%左右的网店店主称尚未申办。有网友抱怨,电子商务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该由谁来监管、账务如何查询、涉及的纠纷谁来解决,目前都不明确,会阻碍电子商务发展”。
黄晖说:“新规出台后,网上交易将有法可依,更加规范。如今,开网店的‘零门槛’使一些不具备经营素质的人浑水摸鱼,趁机诈骗,损害买家利益。这项法规能让电子商务更加健康地走下去。”
在淘宝、易趣等大型电子商务服务网站,个人用户网上开店的身份认证一直存在,随着网站的经验积累,对店主身份认证的规范和监督正日趋完善。如果店主欺诈买家,在买家没有付款确认前,这笔钱都安全保存在服务提供商那里。因此,网上交易有基本的安全保障。
淘宝网有关负责人认为,我国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如果硬性规定所有买家办营业执照,很可能影响许多人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积极性。“这项新规可能主要针对个人和小公司开设的购物网站,这些地方容易出现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甚至欺诈等问题”。
焦点关注新规有助于治愈4个“顽疾”
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黄晖认为,出台新规的目的,是加强电子商务管理,保护这个新兴行业。政府要求“网上开店需办营业执照”,初衷肯定不是增加网上开店者的成本,而是遏止网络交易中的丑恶、不法行为。“电子商务得到净化后,有利于整个行业加速发展。”具体而言,新规有助于治愈4个“顽疾”。
-不缴税
绝大多数人在网上开店,没有营业执照,不开发票,完全没有“税”的概念。如果顾客要发票,就要多付5元“成本费”。
-不诚信
“钱汇过去了,东西倒不给我寄来。”不少消费者有过类似的被忽悠经历,结果对网络交易大失所望,浅尝辄止。
-假货多
今年上半年,本市开展了两次网络产品质量调查,检测数据显示,灯具、小家电产品质量形势严峻,合格率低于四成,还有相当比例的“三无产品”、甚至假冒产品藏匿其中。
-禁品多
红外透视镜、手机窃听器等市场上难得一见的违禁商品,在网络上却很常见。外面买不到的东西,去网上搜索一番,一般都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