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比较平板电视行业(液晶不含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产品应用),在2007年第二季度,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1940万块,比第一季度增长32%,比去年同期增长64%。等离子电视面板出货量为220万块,比第一季度增长1%,但是比去年同期减少3%。等离子面板仅占平板电视面板供货量的10.2%。
数据分析表明等离子产品在整个平板产业中的比重已经跌倒10%左右,而这一下跌趋势仍未停止。尤其是在国内市场,与液晶产品销量飞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等离子产品的销售数量开始出现大幅度下滑。
等离子退市的“狼”真的来了
业界专家认为导致等离子产品出现市场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等离子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目前等离子产品主要集中在42英寸及其以上尺寸,而市场销售的主力是32/37/40/42英寸产品。在主流产品线上的缺位肯定会大幅度导致等离子市场占有率的偏低。同时,即便算上今年松下和日立十一前后推出的全高清42英寸等离子电视,目前42英寸等离子产品依然超过半数不能满足高清标准,而达到全高清分辨率的产品仅仅只有两款,这与彩电市场全面向高清和全高清过渡的趋势不符,必然导致销售量的急剧下滑。
而另一方面缺乏产业支持也是导致等离子市场表现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等离子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松下、日立等五家企业手里,而液晶技术却形成日本、韩国、台湾三大基地,这给下游厂商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余地。今年以来,国内彩电企业和国外彩电企业都在42英寸及其以上尺寸加强了大尺寸液晶产品的市场投入量,以致于在产品线上对等离子阵营形成压倒性优势,进一步导致等离子产品市场销量的下滑。
分析进一步认为,市场对等离子产品的排斥,反映出市场对等离子产品缺陷的不认同。专家指出虽然等离子比较液晶电视拥有色彩、对比度、动态画面的显示优势,但是等离子电视在重量、散热、功耗、分辨率、尺寸线、亮度、残影等问题上也有着不如液晶的缺憾。其中尺寸线过短、分辨率不能满足高清需求以及亮度在白天不能满足开窗观看,需要拉上窗帘等等都是致命性的缺点。这些缺点是市场抛弃等离子产品的内在原因。
目前随着日立和松下大尺寸液晶的推出,液晶全面战胜等离子的决战已经拉开,并且开始深入等离子军团的腹地和内部。尤其是日立在42英寸上推出液晶电视,说明液晶电视已经开始抢夺等离子产品的核心阵地。这也是日立顺应市场需要,改变产品线布局的一个重要开始。
据预期在07年全球平板市场上,40英寸以上大尺寸产品液晶电视占有的比例将超过45%,而在08年这一比例渴望上升到60%以上。在国内市场,等离子所占的销售比重随着松下和日立两家最主要等离子企业大尺寸液晶产品的推出,将出现更快且更大幅度的下滑。正是基于这样的预期,等离子退市的言论随着十一市场液晶的热销和冷离子受冷落进一步传播开来。
专家表示,目前等离子面临着巨大的市场考验。首先是产品技术必须实现大幅度的提升。专家指出虽然松下已经推出全高清42英寸等离子电视,但是该产品在分辨率提高的同时却出现了耗能指标大幅度提高和亮度下降的问题。而等离子产品在耗能和亮度上一直表现差于同尺寸液晶产品。42英寸全高清等离子产品离普及还有较远的路要走。
同时,专业认为扩大产业支持对于等离子摆脱退市的危机同样重要。目前国内老牌彩电企业四川长虹致力于等离子屏项目的开发。和国内企业联手是松下等国际巨头摆脱国内市场等离子产品退市危机的一条出路。
伴随着飞利浦淡出国内等离子市场、日立松下等传统等离子企业大尺寸液晶产品的推出,以及液晶产品向42英寸以上大尺寸平板的飞速发展,国内市场等离子电视的生存空间已经非常狭小。如果短期内等离子产品在技术和市场上不能取得重大突破,等离子全面退市的时日已经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