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
在金山软件曲折的发展道路上,烙下的是雷军本人迅速成长的印迹——从初出茅庐的年轻程序员,到几十人企业的小老板,再到今天的金山领军人。
1998年的金山,尽管生机重现,但依然步履艰难。这一年,公司迎来一件大事,联想以现金450万美元外加折算450万美元商誉注资金山,公司实现重组。全新的金山开始四处寻找职业经理人,担当管理和运营整个公司的重任。
当时,雷军也帮着推荐了不少人,包括后来担任方正总裁的李汉生,但是一个都没有谈成。最后,还是技术出身的雷军本人被求伯君看上了,联想杨元庆(杨元庆新闻,杨元庆说吧)也支持。当时,接过大印的雷军暗自嘀咕:公司是不是找不到人了,才让自己来应付一下的。他有一种当替补队员的感觉。尽管如此,雷军在董事会面前并未露怯,他充满自信地许诺:5年内把金山的管理做成村里(中关村)最好的!
实际上,对雷军这样的“完美主义者”来说, “替补上场”也要拿出玩命的精神。为了这个“因面子”而作出的承诺,雷军开始对管理进行了长期刻苦的研究和实践。有关管理问题,他得出的第一个结论竟然是:管理好坏的标志就是服装是否整齐划一。他给每个员工都买了一套纯色西服,配上白衬衣,穿上锃亮的皮鞋。这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中国,让大众觉得金山有一个新奇而清新的企业面貌。
后来的事实证明,雷军不仅管理好了金山,还一手缔造了一个“新金山”。2000年底,公司股份制改组后,雷军出任北京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由此彻底完成向高级管理者的真正转型。
其实,雷军并非天生的管理人才。大二那年,他被邀请做反病毒讲座。他准备了好几页纸,原计划两小时的讲座,上去15分钟就把讲稿念完了,在讲台上不知所措的他,就把那份讲稿又从头再念了一遍。谈到自身角色的转变,雷军有点不好意思地对《IT时代周刊》说:“程序员出身能使我对产品的未来和方向看得比较清楚,但我可能会对程序员要求过高,而且老想越俎代庖,还犯过‘我帮你写’的错误呢。”
雷军的勤奋造就了自己。他早上9点就来上班,晚上12点才离开公司,还和员工一起挤电梯。在电梯里,他不是在用手机处理事务,就是眯起眼睛养神。
在金山员工眼中,雷总行动迅速,目光锐利——时常,他会看似不经意地快速从员工身边走过,又折回来,提醒说,“你那个机箱盖怎么是裸体的。”对于女性程序员出身的金山副总经理兼市场总监王欣来说,雷军是一个不怎么表扬人的老总。“你业绩完成了,他会说‘你看,我当时说要做到这些,你说做不到,这不是完成了吗?’这就是表扬。”王欣笑着告诉《IT时代周刊》,“其实我们特别怕雷总叹气,他批评我们没有关系,唉一声,就表示你给的结果无可救药。”雷军喜欢总结:失败了,要总结教训;成功后,也一定要庆祝。他煽动性极强,时常把庆功会搞得激情澎湃,一次又一次调动起大家的战斗决心。
对于雷军的成长,王全国颇有体会。王1997年离开金山,2003年回到金山,这6年,正好是雷军成长最迅速的时期。“第一感觉是他比原来更忙,我回来以后,第一个月跟雷军碰面不超过3次,1997年我和他在一个办公室天天见面。公司规模大了,正规了许多,各个部门都非常健全,实在是今非昔比。”比雷军大4岁的王全国笑着说,“他成熟干练了许多,有时候我甚至感觉他比我大几岁。”
蹒跚前行
新世纪到来,中国加大了打击盗版、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力度。2000年底,北京市政府就率先在金山采购了一万多套WPS。然而,还没等雷军的高兴劲儿过去,用户就纷纷发来了抱怨,因为常用国外软件的人,对WPS根本习惯不了。这让雷军意识到,要提高用户满意度,必须扔掉全部旧的代码,重写整个WPS,开发一套文件格式完全兼容、使用习惯完全兼容、稳定易用的产品。可是,开发这样的产品需要100多位优秀研发人员开发整整三年时间,将花掉金山当时的全部资金。而且如果研发失败,金山将再次面临关门的危险。犹豫了半年,雷军和他的管理团队终于还是在2002年9月下定了决心。他们相信,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大,软件行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雷军看重细节,他的衬衣总是非常平整,皮鞋永远一尘不染。他认为,任何事情都是由细节构成,细节做好了,事情自然就做好了。他甚至连请客都分解成各个细节,总结出 “四步请客法”。2005年9月,在细节上有诸多改进的的WPS Office 2005如期问世并很快赢得用户认同,有超过20%的用户安装了新版WPS,产品口碑也好了很多。同月,金山毒霸产品正式进入日本市场,并迅速打开局面。今年2月,金山正式发布了WPS Office日文版。
伴着软件业黄金时代的黯淡,中国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时代来临了。雷军敏锐地感到,互联网时代的传统软件企业必须应时革命,否则就会像恐龙一样消亡。他认为,如果从里到外对传统软件进行变革,从人员、文化、组织结构、业务模式等每个方面都用互联网模式,企业将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2000年,他看好电子商务这一模式,并创办了后来成为行业旗舰企业的卓越网。
2003年,金山又一次面临生存的压力。当时,“非典”肆虐的北京,人人自危,雷军不得不宣布放假,“你不了解,450人每个月花一千万人民币,又没有钱赚是多大压力。4个月就完蛋了!”他对《IT时代周刊》回忆那段历史时,眼里泛起了泪光。想把金山开成百年老店的雷军,最害怕金山在自己的管理下关门,每次碰到大挫折,他便会异常焦虑和谨慎。他毅然决定,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取消一系列不必要的报销,公司进入紧急状态求生存。在他的控制下,“非典”的影响只持续了两个月,终于没给金山带来可怕的杀伤力。
在内心深处,雷军非常佩服华为总裁任正非(任正非新闻,任正非说吧)。任曾说过,一个公司只有死过三次还能再活过来,才是真正的企业。“非典”过后,湖北汉子雷军更加坚信,金山就是一只“烧不死的九头鸟”,也更坚定了“金山传统业务模式存在危险性”的观点。深思熟虑后,他决定,让金山走进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可以24小时挣钱,而且不怕“非典”。
第三章 转战网游 登陆港股
从1992年加盟金山,到2007年金山上市,雷军在金山16年如一日,身上洋溢着的,始终是最初的梦想与激情。金山,也成为民族软件产业的一面旗帜。
孤注两掷的变革路
2003年“非典”后,雷军要将金山带入一个新的世界,那就是网络游戏世界。
当时,正在热映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也就是“不可能的任务”,雷军也在内部把这次转型称为“X-Mission”(未知的任务)。当时主要有三个方向可供选择:一个是做编辑彩信的软件,另外一个就是做财务和管理软件,成为像用友和金蝶那样的厂商;第三条路是做网络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