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生活在大都市的国人一反常态地掀起了一股复古、怀旧的风潮。不少城市居民热衷于到乡村、古镇淘古玩、寻觅旧家什,用古老的旧家具装饰新居,渐成都市百姓新时尚。
如果有人问,我国最大的古玩、旧木家具、瓷器、旧工艺品集散地在哪里?相信很多人都会说,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其实不然,是浙江慈溪。早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前,慈溪人收集古旧物品就已偷偷开始。如今,他们的触角已伸向神州大地的四面八方,集珍搜宝,产品已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赵永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为生计,冒险收古玩
慈溪最早收集、经营古玩、古品、古旧家具的是赵永淦。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家境贫寒的赵永淦同当时大多数穷人家的孩子一样,10几岁的他不是坐在教室里读书,而是到生产队劳动,帮家里挣工分,这样劳动一天,他便能挣得2个工分,大概0.14元钱。即使这样,他和家人还是常常不能吃到饱饭。为了能更多地贴补家用,也为了能够多吃一顿饱饭,12岁的他利用农闲空余时间,挑起了货担,摇着拨浪鼓走村串巷,用饴糖、针头线脑换取农民家里的破旧货。然后,偷偷地卖给城里的旧货店。这样一来一去,他能从中赚个3元、2元钱,比在生产队里劳动强多了。于是,后来他便专门干起了这个营生。但是,在当时的年代,这样做是不允许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管,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要抓,公社、大队要割“资本主义尾巴”。赵永淦因此没少吃苦头。但是,尝到甜头的他并没有就此却步。不安分的他,更加执著地偷偷地帮旧货店收购旧花瓶、旧门窗,甚至旧银元等。时间一久,他也从中学到了不少文物方面的知识,为他今后的事业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矗改革开放,赵永淦迎来了事业的春天到80年代,国家改革开放了,赵永淦的步子也大了。有一次,他拿着花板去北京旧货市场卖,被一老外发现,问这些花板从哪里拆下来。赵永淦告诉他是从千工床、门窗或橱、柜等家具上拆下来时,该老外兴奋不已,并提出要赵永淦把床、橱、柜之类的旧家具整体运到北京销售。从此,赵永淦开始了整体旧家具的收购经营,也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原始资本积累。
1987年,国内一经营古旧家具的批发商向赵永淦一次性收购360万元的货物,这给他的古玩事业注入了活力。他在完成这笔业务后,开始着手组建公司。从此,他除收购古旧家具及其他古董外,开始根据客户要求大量生产仿制品,为公司的大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
古玩带动一方经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赵永淦的生意也越做越大。1999年1月,他创建的“浙江永淦古玩有限公司”在德国科隆包下了10平方米的展厅,几天时间里当场就成交了30个集装箱货柜的古旧家具(包括仿制品),销售款达300多万元。
通过这次展销,扩大了永淦公司在国外的知名度。不久,美国驻华总领事领着挪威、加拿大等国的总领事慕名前来公司购物。这些蕴藏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古玩具受到了总领事们的青睐,他们对这些体现东方独特魅力的古旧家具赞不绝口。
赵永淦的事业不断扩大,让附近村民眼红不已。他们也纷纷加入了这个行业,或收购、或办公司经营,使慈溪古旧家具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仅慈溪市天元镇,现有古旧家具生产经营企业已达40余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古旧家具业不但成为天元镇的支柱产业,也是慈溪市特色产业之一。
最大愿望:建“中国乡村家具博物馆”
随着事业的不断扩大,赵永淦不再是单纯地购进卖出做经营,他开始有意识地将一些颇具价值的东西留下来,经营转而以仿古为主。他说,这些旧货,说值钱就值钱,说不值钱也可能不值钱。在农村许多地方,不少人把它当柴烧,这令我非常心痛。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啊!有些东西,毁了以后,可能这世间就再也没有了。我得利用自身的优势,建一个“中国乡村家具博物馆”,把全中国各民族的家具集中起来,供人观赏、研究。
如今,在永淦公司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展示厅里,展示着琳麋精致的江南水乡家具,古朴淳厚的河面走廊家具、文成公主远嫁西域时的家具、昭君出塞的关外家具……风格迥异,别有一番情趣。这些现代都市百姓罕见的家用器具,由收购户从全国各地的远乡僻壤中搜寻购来,经特殊的熏蒸加工处理,更加便于保存。
从小货郎到古玩大王,“中国乡村家具博物馆”赋予赵永淦的古玩事业更丰富的内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