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专题 >> 企业相关 >> [专题]企业专题

海尔接班人团队初露端倪,股权激励方案动荡


[  21世纪经济报道    更新时间:2007/6/14  ]    ★★★

    在管理层激励计划实施的关键时刻,海尔集团及上市公司青岛海尔(行情论坛)核心管理层的“风吹草动”都关系到海尔集团股权改革能否成功。

    6月12日,青岛海尔(600690.SH)年度股东大会上,66岁的杨绵绵再次当选上市公司董事长,而年仅41岁的集团副总裁梁海山则出任青岛海尔总经理兼副董事长,而1993年从东北一家信托公司"跳槽"海尔的崔少华则继续出任副董事长,担负着海尔集团及旗下两大上市公司资本王国整合的重担。

    至此,经过几年的业绩考验,海尔新的管理团队已搭建完成,而张瑞敏、杨绵绵的接班人选则悄然浮出水面。

    新管理团队

    根据新的公告,杨绵绵新的董事长任期将延续到2010年7月,届时青岛海尔分三期行权的股权激励将完成,这也许是对杨绵绵26年海尔生涯最好的回报。

    然而谁能接替杨绵绵的位置,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最新的公告显示,41岁的海尔集团副总裁梁海山脱颖而出,出任上市公司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接替了王召兴的位置。

    从表面上来看,青岛海尔去年 冰箱业务的销售收入首次超过空调,由此主管冰箱业务的梁海山接替此前曾任海尔空调总经理的王召兴的职务,这似乎顺理成章。

    但是对梁海山的被重用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按海尔内部人士说法,梁海山在海尔集团内部的升迁是“ 火箭式”的,在去年初香港上市公司海尔电器(1169.HK)首批四高管的股权激励中,梁海山、崔少华均位列其中。

    今年5月18日,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等机构联合主办的“中日韩青年经济人合作论坛暨东亚经济新锐人物评选”活动中,梁海山荣获“东亚青年经济新锐人物奖”"。

    据介绍,海尔集团内部高管对外一直保持低调姿态,在梁海山之前只有主管营销的集团副总裁周云杰经常出现在媒体面前。

    在海尔高管团队中,兼管电脑业务的海尔集团商流推进本部本部长高以成也很重要,其主管的电脑业务已成为海尔增长最为迅速的业务,是接下来海尔将重金投入的业务。

    海尔工贸有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2006年海尔集团内部表彰中,高以成是唯一被重点表扬的对象。”

    除了上述的两位,1993年从延边信托来到海尔集团的崔少华,作为海尔资本王国的具体操盘者一直深受认可,是海尔集团内部难得的资本人才,今后在海尔的整体上市以及金融资产的分拆上市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此外,主管海尔集团海外业务的武克松也是最高核心层的神秘人物,其也被认为是重要接班人选。

    其实在此之前海尔电器国际总裁柴永森,以及主管营销的周云杰都曾是重要的接班人人选。

    2004年,海尔手机在异军突起之后两年出现巨亏,直接影响了海尔集团的利润和品牌形象,之后,柴永森由常务副总裁转任主管手机的副总裁。

    周云杰与国美、苏宁等电器连锁关系密切的周云杰,其主管的营销过于依靠大卖场,导致2005-2006年海尔集团国内销售下滑。

    但这两位也将是海尔集团内部未来的核心管理层重要成员,其实多年来海尔集团的核心高管是国内家电企业中最为稳定的,其集团副总裁以上的成员几乎都在海尔工作超过15年。

    对于这样稳定的结构,有证券分析师指出,海尔集团内部的管理架构只有这些高管清楚,这些高管也都是海尔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原海尔内部持股会)的重要成员,也是今后海尔股权激励的重点对象。

    股权激励动荡

    然而这样稳定的管理架构可能会因为管理层激励方案的实施而有所变化,尤其是围绕着海尔集团未来最高管理层的争夺也会继续。

    从表面来看,海尔电器董事会副主席武克松为首的四名高管成为张瑞敏潜心多年研发出的股权激励方案的首批受益者。

    然而其1200多万港元的收益与同行相比依然有着很大差距,以苏宁电器(行情论坛)创始人之一的陈金凤为例,今年以来通过减持苏宁电器的 股票就套现超过12亿元。

    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岛海尔的股权激励方案就十分重要,然而青岛海尔的股价却长期低迷,目前依然在15元-16元之间,而除权的美的电器(行情论坛)(000527.SZ)的股价已经涨到34元左右(相当于68元),如果按照目前的股价来行权,海尔高管依然不能得到合理的回报。

    然而张瑞敏、杨绵绵对股市操作的手法过于稳健,这导致基金机构对青岛海尔信心不足,缺乏力挺青岛海尔的动力。

    杨绵绵曾明确指出,青岛海尔放在第一位的是运作规范,这可能与资本市场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公司将认真听取投资者和分析人士的意见,积极研究相关问题,争取在不影响效益的情况下做一些改变。

    张瑞敏则表示,海尔的做大做强有赖于资本市场,但非绝对依赖资本市场。企业竞争力体现在企业是一个为利益相关者(用户、股东和员工)共享、共荣的组织,这是海尔一直在研究探讨的问题。

    显然海尔也在进行努力,此前本报曾报道过海尔正酝酿以香港上市资产回注A股的办法来实现整体上市,这一操作仍在进行中。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青岛海尔希望能让管理层得到最高的回报,根据青岛海尔的预算,今年青岛海尔的销售收入至少增长31%,这远远高出第一次行权条件10%的增长率,2008年、2009年海尔整合完成后增长将更加迅速,显然高管的行权不成问题。

中国品牌总网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歌华与海尔开展数字电视机顶盒安装...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海尔电脑:危险的品牌宣传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