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日前在尼日利亚拉各斯维多利亚岛宣布成立非洲最大的家电展厅,吹响其全力进军尼日利亚乃至西非市场的号角。
据介绍,2006年,海尔集团在尼日利亚的白色家电销售总量超过32万台,比上一年增长一倍多。2006财年各类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亿美元。
“中国海尔”这个品牌在尼日利亚的7年,由于精准的市场预期、清晰的战略规划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至今已发展成为当地知名度很高的品牌,为国内消费类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
海尔“走出去”的经验首先是瞄准上升中的经济体,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近年来,受国际市场油价持续攀升的推动,非洲最大产油国尼日利亚的经济稳步增长,居民购买力也随之提高,特别是中间阶层兴起。他们希望购买更加有质量保证,更加知名的产品。由于相对富裕的中间阶层对家电产品需求巨大,海尔集团从尼日利亚经济增长中受益匪浅。
在投资目的国的选择上,海尔看重的是表面上市场不大,但政治相对稳定,具有经济增长潜力的国家。这样有效地避免了投资风险,同时通过悉心培育市场,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共享了发展带来的好处。中国企业“走出去”也应采取注重“长线投资”收益的策略,考察国家现状的同时更应关注其发展潜力,通过长期经营,最终在异国站稳脚跟。
在选择合适的市场进入模式和合作者方面,海尔从一开始就在尼日利亚与当地非常著名的PZCussons集团合作建立工厂,生产销售“海尔-THERMOCOOL”品牌的冰箱、冷柜、空调产品。由于没有以低价作为市场的敲门砖,海尔的产品没有被当地消费者与便宜而劣质的商品联系起来。相反,通过与当地企业进行强强合作,海尔品牌从一开始便借助外方合作者长期以来建立的声誉,获得富裕的中间阶层的青睐。
另外,海尔集团在尼日利亚几乎复制了其在国内已经被证明成功的经验,即先用拳头产品打开市场,建立声誉和品牌,再采取多元化产品战略,让品牌涵盖相关行业。海尔2000年已经开始试探尼日利亚的市场。此后,其业务走过三个阶段。
前3年海尔通过推出冰箱、冷柜、空调产品,为市场开拓提供了基础;其后,海尔在尼日利亚实施了品牌多元化,在冰箱、冷柜成为市场份额第一的同时,跟进推出差异化的电视机、DVD、热水器、微波炉、小家电,手机、电脑产品,进一步取得市场成功。2007年起,海尔开始了在尼日利亚实施全面提升品牌形象的战略,公司正通过推出更加全面的、差异化的家电产品,进一步提升品牌在尼日利亚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