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出口现状
众所周知,纺织服装业是我国拳头出口产品,从1994年以后我国就成为世界第一的服装出口国。但是,服装生产发展多年来一直是以数量型增长为主,增长速度过快,使得行业内存在多年的潜在问题正在被激化,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服装行业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虽然我国已经是服装出口大国,但是服装产业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上,基本以大路货为主,产品雷同、低价竞争、缺乏品牌、效益不高。中国纺织服装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相当大,如成服的平均出口单价仅及意大利服装平均出口单价的1/5左右。近10年来我国每年对俄罗斯服装出口价值10多亿美元,虽然中国服装在俄罗斯服装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但没有在俄罗斯市场有影响的企业和品牌。中国服装通常只能寄身露天大市场,在地摊里叫卖。
从1998年开始,我国服装出口单价连续6年下降,据海关统计,2003年1至6月份我国出口服装平均单价为2.12美元,比去年的2.24美元下降了5%,比1997年的平均单价2.95美元,下降了28%。
四大顽疾
造成我国服装出口单价和总量下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就服装本身的质量来说,四大顽疾对服装企业在出口创汇时产生的阻力是不可小视的。
面料和服饰中存在的色差、色花、织疵和污渍成为服装的四大顽疾。这是服装生产企业无法避免和逾越的现象。
四大顽疾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地的服装制造企业,面对这个问题,各国总有各国的高招,大多数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近乎苛刻的工艺控制和监督。而我国服装行业的传统做法不外乎四条:一、要求面料供应商退货;二、自行换片;三、降级降价;四、报废。这些办法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但费时费力,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了厂家的形象和诚信。虽然,厂家和面料供应商均允许这种现象的发生,但是也只能限制在3%左右。
外国企业往往比国内企业更加看中质量和时间成本,一旦在同一批服装中出现了四大顽疾,国内服装厂商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主要的损失来源于规定的交货日期,如:一家国内知名的大型服装制造企业在为意大利的一个国际品牌进行来料加工业务时,由于工期比较紧,所有工人都是加班加点才完成了进度,当第一批成品准备启程时,意大利的质量检验组发现这批产品存在大量的肉眼几乎无法辨别的色差问题,没有办法只能返工,但是到意大利的货船每三天才有一班,这样前后相差了六天时间,给两个企业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先进的技术
日本最早看到了这是一块有利可图的市场,他们利用一些新型的设备、药品及其工艺方法,顺利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此项技术的出现使服装销售商大大提高了对服装质量的要求,因此,国际上对我国出口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应国内服装生产企业的要求,在我国服装加工和生产比较密集的江浙沪一带,一种以此项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服装整修的新兴行业应运而生,他们成为江浙沪一带的名人,成为服装生产企业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此项技术主要针对高档的西装、羊绒(毛)制品、针织品等产品进行色差、段差、色条、色花、白印、黑印、黑白点、印染不良、污渍、织疵、补洞等整修服务。
市场需求
我国现有服装企业多的有些数不清了,东部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甚至一个县中就有一二百的服装生产加工企业,而正在进行服装出口业务的企业在北京就有七八十家。每个企业都在为此事烦恼。
一位业内人士获悉北京有了第一家服装整修中心,连夜赶到整修中心,考察后说有这样一家为服装厂家服务的服装整修中心,一年可以为本地的服装厂家至少节约50万元。
一个著名的服装品牌的老总对记者说:“我们是以高档服装生产为主的企业,市场主要在欧美,每年就是面料上的问题,我就要损失过百万。你看质量有问题我们就要无条件地返工,这中间会产生支付对方的赔偿金、工人的加班费用、原料的费用等等;如果在国内没有发现质量有问题,到了客户的手中损失更大,往往消费者根本就发现不了的问题,只支付我们50%的费用,甚至更低,我卖2000元—3000元的衣服就是1000元,赔钱不说,影响品牌是大事。”
北京博涵服饰整修中心的许女士告诉记者,一国内著名品牌的女士羊绒大衣市场零售价为5800元,一次意外的事情让这家工厂的同一批产品中有56件大衣有问题要报废,直接经济损失324800元,经过许女士整修后有32件可以按原价销售、22件做降价处理、2件报废,挽回经济损失269200元。而他们收费才1000多元。
广阔的家庭市场
服装修补的市场不仅局限于服装生产厂商。它更加可以面对普通的老百姓。国内现在的老百姓大多是工薪阶层,好不容易买了一身价格昂贵的服装,准备在重大场合以装门面,但是,一年也不会穿几回。这就使得衣物的养护和翻新成为老百姓头疼的问题。
这个市场相对服装厂商更加广阔,如衣物长时间放置造成的面料变色;穿着过程中不慎蹭上的污渍、破损等等;上个世纪90年代曾出现过衣物翻新的服务,但是由于技术不完善造成客户资源的流失。现在此项技术已经在服装生产和加工领域得到广泛的认可,应用于普通消费市场已经时机成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