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自主品牌的新合资之路


[ 寇建东 中国经营报    更新时间:2007/5/28  ]    ★★★

    奇瑞掌门人尹同耀曾说:"合资难成大器"。他的观点是整个奇瑞的精神支柱,就连其下属发动机厂的一般管理者也说:奇瑞可以(和别人)合作,但决不合资!

  这样的观点也影响到中国整个汽车圈,特别是中国的自主品牌们。"这(合资)就像是(外资)在勾引我们抽鸦片。"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警告业界。从电池大王转身造车的比亚迪也坚称:"永远不考虑合资。"

  高喊不合资口号的自主品牌颇有些壮士断腕的感觉。

  事实上,这样的义气用事并没有坚持多久。特别在最近一年多来,以奇瑞和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明显加快了与外资合作的步伐。

  先是吉利与英国锰铜公司签订了整车合资协议,把英伦的黑色出租车带到了上海滩;随后,奇瑞从零部件领域着手,先后与美国江森等在内的世界500强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此次又与Quantum公司合资联手,切入整车制造领域,大有和国际市场全面对接的架式。

  对于目前奇瑞与外资的频频接触,尹同耀打起了太极,"奇瑞还是坚持不合资,要合资也是奇瑞下面的公司在搞,我管不了那么多。"但这个逻辑似乎很难说通。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这一轮自主品牌的合资潮?

  自主品牌搞了这么多年,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去年占乘用车市场销量27%的自主品牌,今年预期要达到40%。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各家自主品牌都甩开了膀子--无论是吉利的"十一五规划",还是奇瑞的新车图谱,抑或是华晨的新车攻略,都把自主品牌的未来前景描绘的美轮美奂。

  然而,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这些自主品牌们也各自遇到了发展平台期。吉利下属一个分公司的老总曾经表示,"吉利当时坚持走不合资这条道路,现在做起来特别累,想要实现超越特别困难。"这些困难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有些是技术储备薄弱,有些是研发人员匮乏,有些则碰到了品牌天花板……

  与此同时,国际车界的新技术革命却是日新月异。业内普遍认为,对于尚处起步期的国内车企来说,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唯一可以缩小,乃至迎头赶上国际汽车制造业的机会。现实考虑,自主品牌除了要有精神,更要有物质。比亚迪销售老总夏治冰曾表示,是否合资,要从五个方面来考虑,即技术(车型)、资金、品牌、渠道和人才。而尹同耀的表述则更加直白,这次合资(指与Quantum)是利用他们的市场资源。

  从当初不谈合资,到如今竞谈合资,这是自主车企的生存所迫(包括政策环境和市场技术环境),还是他们走向成熟的表现?

中国品牌总网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众企业:反击液晶等离子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茅台:仍有较大提价空间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