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QQ虚拟物品占腾讯收入42%,欲与传统业合作


[ 汪小意 第一财经日报    更新时间:2007/4/26  ]    ★★★

    腾讯2006年第四季度虚拟物品销售收入达到3853.8万美元,包括QQ秀、宠物、QZONE和QQ会员。这部分业务已经占腾讯业务收入的42%,成为最主要收入来源
以利益为诉求的C2C电子商务和以情感为诉求的社区无法兼容,是目前很多SNS的“天花板”

    谁是中国最大的SNS?QZONE,这个由腾讯在即时通讯(I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区,是这一称号的有力竞争者。

    最令中国200家SNS运营商眼热的,是QZONE的5700万用户,而且仍在保持增长。

    在5700万背后,是腾讯那些惊人的数字——5.8亿QQ注册用户,2.3亿QQ活跃用户,QQ棋牌类游戏同时最高在线271万人。

    更重要的是,QZONE是赚钱的!尽管由于上市公司规则的限制,腾讯没有单独披露QZONE的财务指标,但这个与QQ捆绑在一起的QZONE,从其商业模式来看,盈利是必然的,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盈利的空间究竟有多大。

    社区化的最新形式

    “SNS并不是什么很新的东西。”腾讯执行副总裁吴宵光是腾讯元老,负责腾讯目前“最能打”、“最能赚钱”的互联网业务。在他看来,腾讯SNS的进程早已起步。

    “从即时通讯开始,腾讯陆续发现了很多应用,腾讯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将应用和服务逐步丰富化的过程。”吴宵光说。按照推出的顺序,在即时通讯、聊天室、QQ群、QQ秀和QZONE的发展链条中,QZONE是腾讯社区化的最新形式。

    吴宵光认为,即时通讯(IM)是一切的核心,早在OICQ时代,用户就在互联网上拥有属于自己的“个人属性”和“关系链”。而这两个要素,正是社会网络服务(SNS)的最主要组成。

    在用户只能用少量的文字来张扬个性的阶段,不少青少年就采用特殊符号、异体字来进行自我介绍,或者拼成怪异的图形来引人注目。这就是所谓个人属性。而在QZONE推出后,它对图片、音频的支持,使得用户能更简单地介绍自己了。而且QZONE容量更大,用户可以不断往里面增加内容。

    “提供QQ群服务后,我们就看到了用户对于社会化网络服务的需求。”腾讯公关部高级经理程芳说。

    腾讯发现QQ群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应用:既有党支部的群,也有班级的群;既有因兴趣组成的群,也有因工作组成的群。在某种意义上,QQ群相当于其他SNS产品中的“圈子”、“小组”。在QZONE推出后,QQ群可以绑定QZONE服务,QQ群的聊天记录可以选择保存在群日志上,以此来形成属于群用户的空间。

    参照六度关系理论,用户的关系链,在点对点的聊天时代,能够建立并管理的只有一度关系;在提供聊天室功能后,可以建立临时的群体关系;而QQ群则将这种临时性的群体关系进行“固化”后“封存”起来;而QZONE则增加了更多的关系维度,更像一个社区。

    “包装”情感

    某种意义上,QZONE是QQ秀盈利模式的扩大化版本。

    腾讯的摇钱树之一QQ秀的应用,起源于一个员工去韩国的一次考察。

    该员工从韩国回来后,向马化腾报告了韩国盛行纸娃娃系统,非常赚钱。腾讯召开会议,讨论这种新模式。马化腾提出了几点疑问,但最后大家一致决定上马QQ秀。
   
    最初的QQ秀是简单的,但是很成功。此后,腾讯又推出了QQ宠物,也获得了成功。

    QZONE与QQ秀的不同仅仅在于,如果说QQ秀上只能卖卖衣服、背景和道具的话,那么QZONE里面,大到桌椅板凳,小到打火机都可以卖。

    腾讯2006年第四季度虚拟物品销售收入达到3853.8万美元,包括QQ秀、宠物、QZONE和QQ会员。这部分业务已经占腾讯业务收入的42%,成为最主要收入来源。

    拥有大量用户的腾讯甚至无需将精力花在这些虚拟商品的设计上。

    腾讯和一些设计公司签订外包协议,由外部设计好图样,然后在自己的平台上进行销售。这使得虚拟商品的丰富程度能够突破企业资源的局限,从而实现销售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对于很多腾讯用户来说,购买虚拟商品甚至比购买真实的商品更加便捷。腾讯推出的Q币可能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虚拟货币,Q币可以通过购买实体卡、拨打声讯电话和网上银行支付等多种手段获得。
   
    吴宵光认为,满足用户的情感需要是虚拟商品的价值所在。从这一点上来说,腾讯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产品型公司了。一切以用户价值为归依是腾讯现在的口号,技术只能用于搭建平台,而对用户情感的发掘能力,才能带来利润。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百度告很棒小秘书胜诉获赔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廉价冲击耐克开始低价游戏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