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财富》论坛系列评论之三
今年的《财富》论坛,5月16日已经在北京拉开序幕。可以说,作为世界最高规格的经济论坛,又一次进入中国,无论是政府还是媒体,都激动不已。有媒体指出,《财富》论坛三次光顾中国,不仅显示出中国正在拉近与世界的距离,而且显示出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之重要性,显示出中国经济之成就。
事实上,在20多年前,谁会想到中国经济会走上这样的快车道?谁会想到中国的经济会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谁会想到中国经济的变化会对世界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呢?可以说,从1999年到现在,《财富》论坛三次踏入中国国门,不仅在于认可了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也表明了世界希望从中国近2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中看到中国未来发展之方向,看到中国经济发展中所蕴藏的机会与挑战,看到中国经济对世界未来发展之影响。从这几次《财富》论坛的主题来看,如“中国:未来50年”、“亚洲新一代”及“中国和新亚洲世纪”,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表明了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之心境。
不过,此时此刻,我们也不应该忽视自身还存在的问题。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些经济成就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呢?有没有短期化的、非市场性的、资源掠夺性的经济行为发生呢?它们对我们的子孙后代又会带来什么影响?如果我们跨出国界,从人类及地球持续发展来思考,我们目前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又在哪里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只有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三大关系的角度来思考与讨论,才是经济得以真正持续发展的出发点,也是我们人类社会化解种种矛盾与冲突的关键。
我们的经济成就很大程度是在对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及人力资源等严重掠夺的基础上所取得的。我的家乡是南方一个小县城,曾记得儿童时代在家乡度过时,城里有一条河,那时我们不仅可以在河里游泳、钓鱼、洗衣服,而且人们的饮用水都是靠河里抽取,但现在河里水完全被污染,成了一条污水河。南方鱼米之乡是这样,北方的情景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当沙尘暴袭击而来,每当我坐在飞机上俯瞰北方一望无际的缺乏绿色生机的土地与山脊时,每当我外出散步一阵难闻之气味从河里扑鼻而来时,心中不免感到悲凉。
还有,我们的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改变并不明显,从而出现近年沿海地区“民工荒”。这其实是一些地区对农民工人力资源掠夺所带来的结果。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由于个人的资源禀赋不同,市场经济无法保证每一个人的财富都均等,个人财富差异性是市场经济的天性。但是在中国转轨经济中,社会财富的分化并非完全是市场经济使然,也与现有制度缺陷有关,有人在利用这种制度缺陷对社会财富进行掠夺。这样,不仅造成了目前社会财富的分化,而且造成了局部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与冲突,造成了不少企业劳资关系的紧张,造成社会利益的严重分化。
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某种个人人格的分裂、个人人格的紧张已经成了一种常态。这不仅表现在种种犯罪活动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个人的消费倾向与个人的经济行为上。从中国市场环境来说,目前国内整个市场都存在一种一夜暴富之心态,很多人都希望以最简单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财富。我前几天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送给我一份地方规划看,说是他们当地领导认为金融很容易赚钱,因此,他们也就应该创立一个与金融有关的项目或市场。还有,我遇到不少人,他们总是问我,什么样的方式赚钱最容易?现在国内不少人无论做什么事,第一句话就是能赚多少钱,有钱就做,没有钱就免谈。
可以说,追求个人利益是市场经济的法则,但是这种法则必须建立在基本的做人准则上,否则市场经济秩序是无法建立的。在《财富》论坛在北京召开之际,我们有必要认真地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这三大关系之结果,这样,中国的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易宪容(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
相关专题:
聚焦2005北京•《财富》全球论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