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茅台酒生产技艺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中科院艺术研究院专家专程来到茅台与公司领导、老领导、老酒师们就申报的相关事宜进行座谈。
座谈会由茅台集团公司董事长、总工程师、党委副书记季克良主持,公司副总经理谭绍利、公司老领导、老酒师及企业管理部相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中科院白酒酿造史专家周嘉华、高新生就座谈会的目的及要求做了说明。
汪华、罗庆忠等老领导、老酒师们回忆解放初期茅台酒生产及工艺传承情况,由于当时茅台酒的工艺是世世代代以口头形式相传,“传子不传婿,传孝不传逆”,收徒要求极其严格,解放后,懂得茅台酒生产技术的老酒师们大多没有从事酿酒行业,为了不使茅台酒生产工艺失传,厂领导们亲自上门去做思想工作,向上级汇报,才把老酒师们请了回来,保证了茅台酒生产工艺得以传承。
季克良在发言中说,茅台酒生产工艺是最典型、最能代表中国白酒特点、历史、文化的生产工艺,茅台酒酿造工艺结合了中国的酿醋及酱油制作工艺,有着严格的季节要求和环境要求,是一门很原始、很古老,但又非常科学的工艺。季克良还结合茅台酒有益身体健康的实例对茅台酒特殊生产工艺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进行了讲解。
周嘉华对茅台酒生产工艺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公司的“申遗”工作给予了肯定,希望茅台集团能做出完善的技术传承列表及长远的保护计划,同时强调了传承茅台酒工艺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集团介绍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总部位于贵州省北部风光旖旎的赤水河畔的茅台镇,地处东经 106°22′,北纬 27°51′ ,海拔 423 米,现占地面积 220 万平方米。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等近 20 家企业构成,集团所涉足的产业领域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红酒、证券、银行、保险、物业、科研等。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中国贵州茅台酒厂, 1997 年成功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 1999 年,由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发起的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1 年 8 月,贵州茅台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集团公司是全国唯一集国家一级企业,国家特大型企业、国家优秀企业(金马奖)、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于一身的白酒生产企业。
公司主导产品贵州茅台酒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率先走向世界的代表, 1915 年荣获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世界三大(蒸馏)名酒,是我国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近一个世纪以来,已先后 14 次荣获各种国际金奖,并蝉联历次国内名酒评比之冠,被公认为中国国酒。
国酒茅台在全国白酒行业拥有独一无二的工艺技术、企业标准和特殊功能:
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制酒过程需经九次蒸煮(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高温制曲、高温发酵、高温接酒是其独特工艺,其中高温制曲和高温接酒对中国白酒工艺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长期储存是茅台酒风格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白酒行业独具特色。
精妙绝伦的勾兑技术和理论由茅台率先提出,是对中国白酒行业的重大贡献之一。
酱香、窖底、醇甜三种典型体的划分和总结,对中国白酒香型划分和浓香型白酒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GB18356-2001 《茅台酒(贵州茅台酒)》既是国家标准,也是企业标准和国际标准,在白酒行业绝无仅有。
独特的空气、气候、地理、水文环境,使茅台酒不能异地生产,在全国白酒行业也是绝无仅有。
茅台酒已通过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并被确定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在全国白酒行业,迄今只有茅台酒集此三者于一身。
中国加入 WTO ,全国经济一体化,给茅台酒厂集团公司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国酒茅台将以铸造一流企业为愿景、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好酒的文章,走出酒的天地为发展方向,向着更快、更高、更强迈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