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研究 >> 品牌案例

回头看健力宝的品牌内伤


[  世界品牌实验室    更新时间:2006/12/1  ]    ★★★

  自2005年3月,张海被羁押之后,健力宝迷局一度为人们所淡忘。2006年11月2、3日,在“享受”了18个月看守所的“免费食宿”之后,张海面对的是佛山中院对其涉嫌职务侵占和挪用健力宝集团巨额资金的审判。

  此案波澜不惊,在11月6日,张海在自己不断的喊冤中似乎抓到了自救的稻草——两份总金额为1.58亿元的借款协议,分别在2002年不同时间签订。检方同时出示的还有一份相应的还款协议,发生在2003年间。借款协议中,签字人为叶红汉和张海,并加盖有三水正天公司的公章。还款协议中除了上述两人的签名还有祝维沙的签名。张海律师称,这两份协议能充分证明巨额资金的变动为公司行为,而非张海个人侵占和挪用。

  法庭于6日下午宣布本案第二次开庭时间待定。张海大概还需要继续享用看守所为其提供的“免费食宿”,而等待他的,是有罪还是无罪,至今难下定论。

  焦聚2亿挪用指控:张海是否清白?

  11月2日开庭的张海刑事案,佛山市检察院指控张海在任职健力宝集团董事长、总裁期间,涉嫌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罪,金额分别为1.2074亿元、9472万元。焦聚健力宝迷局,这也从侧面透露出一个信息,张海在入主健力宝之前的一系列资本运作顺利绕开了法律的盲点,属合理合法的商业操作。而入住健力宝之前的资本运作牵涉到的复杂的关系网,却似乎给张海主政健力宝及其后来的“逼宫”事件以及近期的指控埋下了隐患。

  从特异功能者到藏密信徒,再到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张海最擅长的,就是把握中国急剧变革环境下在意识观念和各项体制下的漏洞。从而侵入法律的盲区,捞取巨额财富。从这个角度上看,张海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混世商人。

  早在1988年,年仅14岁的张海考入河南大学武术专修班时,就已经以“特异功能”“著称”。据传能让树叶变小,让时光倒流。而数年之后,大概是所谓“特异功能”仅仅是魔术这一事实为人们所洞悉,张海开始了第一次变脸。1992年,张海以夏日东活佛弟子身份在各地广开藏密健身中心,传授“密法”,招揽学徒,收入颇丰。同年,结识藏密信徒、河南省社科院哲学所办公室主任孙岭,经后者帮助,在该院设藏密瑜伽文化研究所,任所长,由此获得“官方身份”,声名日隆。而通过这一研究所,张海名正言顺地开办讲课,由此圈得高达数千万的财富。

  张海利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人们的非理性意识,通过“神秘魔法”迅速挤进富人阶层,而这也为其第二次变脸提供了基础。1995年,当张海举家迁居广州的时候,他已经“摇身”变成了拥有名车和豪宅的新兴富豪。此时的张海,已逐渐将目光转向中国不完善的资本市场,商人的投机本性使其在之后的数年内频频涉手资本运作。

  1996年,张海和他的另外两个伙伴筹资1亿改组了中航科技下面的一家财务顾问公司,即后来的深圳凯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00年4月,凯地联手河南心智收购了深圳东方时代投资有限公司;2001年,频频得手的凯地又先后介入了银鸽投资、深大通和浙江国投;2002年初,张海“轻取”健力宝。至此,张海完成了富豪到“资本巨鳄”的变脸。而在后来与祝维沙、叶红汉等人的诸多瓜葛中,也显示出其入住健力宝获40%的股权的空手道资本戏法。

  从2002年2月出任健力宝总裁到2004年8月“下课”,张海和健力宝之间的关系也可谓扑簌迷离。2004年8月26日,广东健力宝集团董事会发表声明,宣布解除张海的董事长和总裁职务,张海的任何言行都不再代表健力宝公司。2004年11月14日,张海以健力宝集团董事的身份与北京汇中天恒董事长李志达签订协议,李志达出资2亿元收购健力宝。

  从推出“第五季”和“爆果汽”到“健力宝”的退市,从动用健力宝资金用于资本市场的投资到被董事会“逼宫”,张海两年多的健力宝总裁生涯暴露在媒体的聚光灯和健力宝董事会的权利争夺中,并没有多少值得称赞的地方。应该说,张海任健力宝总裁并没有从企业的使命出发去调整战略,而是健力宝成为张海资本投机的一个砝码。而健力宝这一民族品牌在市场上的颓败更直接地造成外界对张海的传言不断,2005年3月25日,张海被佛山警方拘留审查。自此,张海被“看守”长达近19个月。

  11月2、3日,佛山市中院连续两天开庭审理“张海案”。根据佛山市检察院指控,张海在任职健力宝集团董事长、总裁期间,涉嫌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罪,金额分别为1.2074亿元、9472万元。
 
    检方指控的第一笔金额1.2074亿元可追溯到张海收购健力宝集团75%股权之后提前入主健力宝任总裁时,指使健力宝集团执行总裁张金富等人前后挪用健力宝集团款项共计8500万,转给健力宝饮料厂所属的佛山市三水区公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下称三水公投),作为股权转让金。

  而由于2001年底,张海以上海东方时代投资有限公司的名义委托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向广东健力宝饮料厂收购该厂持有的健力宝集团75%的股权,须支付股权转让金3.38亿元。后于2002年5月左右,浙江国投退出收购,张海联合武汉市正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三水正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股权构成为张海占40%、祝维沙占28%、叶红汉占32%)共同向三水公投收购健力宝饮料厂。此后由于上海东方时代公司的控股公司北大方正退出收购,张海又向祝维沙借款1.58亿元给武汉正天公司,用以向三水公投支付转让金。由于东家的变更,祝维沙多次向张海追讨该款,张海利用职务之便,先后多次侵占健力宝集团资金共计约3474.8万元用以偿还。与此前转给三水公投所挪用的8500万款项相加为1.2074亿元。

  检方指控的另一笔金额9472万元源于张海为偿还祝维沙的借款,先后4次指使张金富挪用健力宝集团资金共计约4176万元。张海还被控指使张金富挪用健力宝集团资金共计3950万元,为张、祝、叶三人控制的CASA公司收购了健力宝集团15%的股权。此外,张海还被控侵占资金用于偿还欠款、购买别墅等。数项款项相加共涉嫌挪用资金约9472万元。

  而连续数天的审理,控辩双方就以上资金的动用是属张海个人行为还是企业行为展开激烈争辩。双方证据都未能充分证实自身观点。而庭审过程中出现的两份证据更似乎成为张海的“救命稻草”。

  一份由三水正天公司于2003年6月出具的确认书证实,有一笔2000万元的进款确实是三水正天公司的应收款,而非某个股东个人的。在庭审进行到2日下午5时30分时,一份更为关键的证据也被出示了。这是两份总金额为1.58亿元的借款协议,分别在2002年不同时间签订。检方同时出示的还有一份相应的还款协议,发生在2003年间。借款协议中,签字人为叶红汉和张海,并加盖有三水正天公司的公章。还款协议中除了上述两人的签名还有祝维沙的签名。“这份证据证明,公诉人所起诉张海的2.38亿是公司借款,而非张海个人的侵占或者挪用。”张海律师张民强调。而控方认为,尽管如此,资金的控制权事实上在张海个人。

  至6日晚休庭,法院方面表示将会择日对此案继续进行审理。那么张海是否清白,目前不得而知。而张海会否像此前的祝维沙一样交出股权而“赎身”,同样引起颇多议论。

  健力宝品牌内伤:惑于资本的逐利本性

  2000以后,健力宝被卖来卖去,而更大的事实是,曾经被称为“东方魔水”的健力宝在国内饮料市场中,由于两乐的高调竞争,这一民族品牌几乎已经被边缘化。健力宝的退市对于这一品牌而言,无疑造成了严重的内伤。这一切,似乎从张海入主健力宝开始,就已注定。

  中国资本市场在2001年后,证监会加大监管力度,逐渐完善资本运作方面的法制法规,投资者追涨杀跌非理性的投资狂热逐渐降温,而此时资本大鳄张海已顺利入主健力宝,看似已经完成了个人的资本积累的初始舞步。

  在投机空间急剧缩小的现实下,由资本的逐利本性控制的典型商人张海,四处找寻投资机会。利用国有企业重组和改制的大好时机,张海又一次上演空手套白狼,成功攫取健力宝集团40%的股权从而登上董事长兼总裁的宝座。而在资本逐利本性的驱使下,张海面临的是两乐强大的市场挤压,健力宝可谓命运坎坷。

  尽管张海从实业的角度推出第五季和爆果汽两个品牌,但事实上并不是明智的做法。从健力宝内部传出的消息表明,爆果汽由于包装问题甚至曾受到经销商的责难。即便第五季,在品牌运作上也是空有品牌知名度的传播,而并没有从品牌落地上做出思考。品牌个性的缺失使得第五季从更长的时间上看,市场表现逐渐萎缩,完全没办法和竞争对手站在同一平台上对话。

  张海对健力宝“伟大的民族品牌”的褒扬似乎显得过于哗众取宠。张海主政期间,不仅没有对这一“伟大的民族品牌”做出贡献,反而落得健力宝退市的结局。这就难怪三水政府要责问张海之过了。那么,张海将本该用于健力宝品牌建设的巨额资金投向何处?
 
    在张海任职期间,曾出资购买了平安股份7400万股。平安股份在香港上市之后,股价稳步提升。张海当初以每股3元购入的这只股票,如今已经涨到30多元。这也是张海一直自鸣得意的一笔高明投资。这笔曾经最终压垮健力宝集团的近5亿元资金投资,如今翻了数倍,价值高昂。而从近期的指控中,同样可以看出,健力宝的巨额资金被用于填补张海入主健力宝之前的诸多资本运作漏洞。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得商人张海无法专注于健力宝这一民族品牌的发展,而是企图通过资本投机圈得更多的财富。

  张海还涉足了足球,2002年,张海购买了深圳平安足球队。2004年,更是趁乱揭竿而起,推动了所谓的“中超革命”。在中超12支足球队中,张海就控制了3家,业内称他们是张海系。张海控制足球俱乐部,对外宣称个人爱好,其实无疑是紧盯其背后的财富。2004年6月3日张海的合作伙伴祝维沙给他写了一封劝告信。信的最后是这样写的:我作为你称老师的人还想最后再劝你几句,赌球操纵球市伤天害理会遭报应,严重会有杀身之祸,而且是现世报。那么,张海到底花多少心思在健力宝这一民族品牌的振兴之上呢?

  这样的做法,在健力宝逢两乐打压的形势下更加变得萎靡不振。如果说健力宝资金的转移为企业行为,张海最终脱罪,那么张海同样逃脱不了对健力宝这一品牌有着强烈感情的人的责难。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得张海把健力宝再次引向绝路。曾经高达100多亿的健力宝的品牌价值,如今不知已跌至何种境地。如此品牌内伤,非张海之过,谁之过?宽容一点地说,张海也是造成健力宝品牌内伤的罪魁祸首之一。

  在健力宝迷局中,更为让人伤感的是,不管是三水政府还是祝维沙控制下的健力宝董事会,还是李志达的汇中天恒收购后的健力宝董事会,都无一深陷张海造成的资本迷局之中,难以理清健力宝集团的战略思路,令品牌重新走入良性的发展轨道。资本造成的彷徨和迷乱,倾扰着每一方,另其无力承受健力宝这一民族品牌的生命之重。

  “戴罪立功”:张海能救健力宝吗?

  在庭审中,长于言辞的张海曾有过两次慷慨激昂的言论,广为媒体采用作标题。庭审过程中张海声称,自己是被冤枉的,他可以当“替死鬼”但是不愿当“替罪羊”。在最后的陈辞阶段,张海这样表述:“我担任了两年的健力宝董事长,为地方提供了四个亿的税收,而地方给我的回报是十八个月的看守所免费食宿,不过无论如何,说我有罪也好,无罪也好,只要再给我机会,我保证24小时内筹集资金,解决健力宝的困难,哪怕算是戴罪立功都行。”

  轻狂的张海在混迹资本江湖多年及承受18个月的看守之后,依然不改其江湖本性,而事实上,从目前健力宝的困境及这一品牌的战略发展来看,如此本色的张海能救健力宝吗?这值得深思。

  随着体制的逐渐完善、监管的逐渐加强、法制的逐步完善,资本投机的空间越来越小。不可否认,商人总是能从法律盲区和体制漏洞中寻找到投机获利的机会,然而,对处于呼唤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的中国商业环境中,真正扎根民族土壤,培育真正具有企业公民性质的企业集团及民族品牌,才是中国所需要的。经营这样的中国商界,中国缺少的,不是商人,而是真正的企业家。

  在当今世界中,犹太人被公认为是最会经商的,但是,有关人士进行了统计,发现全球华人拥有的财富总和已经远远超过了全球犹太人的财富总和,浙江商人、广东商人、福建商人等中国商人广为世人所知,但是犹太人呈现给世界的,则是众多巨型企业。世界经济界,很少提到中国有企业家。在西方,别人只知道张瑞敏,在日本和韩国,只知道倪润峰。

    从对健力宝的付出而言,和李经纬相比,张海无疑是属于商人而离真正的企业家相去甚远。菲利普•科勒特在其管理哲学中阐述企业构筑战略的首要因素就是确立企业使命,应该说,企业使命是与企业家使命感紧密相系的。比尔•盖茨,从一开始创业,似乎就已经把让千万人都用得到电脑软件作为目标,这这个价值观的层面,比尔•盖茨和微软的价值观统一使其此后在明确的方向性指引下构建起微软帝国;再如山姆•沃尔顿,他发誓要建立一种既便利又廉价的商业形态,沃尔玛成为他这一理想的道具,而不是相反。如果说仅仅为了追逐财富,那么也许微软与沃尔玛早就不存在了。

  与健力宝相系的李经纬和张海,在企业使命的理解上截然不同。李经纬是一个有民族情结的企业家,将健力宝这一民族品牌深深植根于一代中国人的内心。而相比而言,张海入主健力宝,更多的像是一场个人的做秀活动。很明显的一个例子是:李经纬时代,健力宝员工被人羡慕,三水市政府税收充足。张海时代,健力宝员工沦落为街头摩托拉客仔。如果说张海对健力宝的感情有真实的成分,那么他却无力扭转由于个人资本运作而带来的健力宝迷局。商人的张海和企业家的李经纬关注的点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财富,一个是民族品牌。使命的不同间接地造成了张海在主政健力宝期间,既无法将商人的使命植入健力宝品牌,更不可能推翻自己的资本观而扎根民族品牌建设的漫漫之路。

  在改革的浪潮中,商人紧盯漏洞,而企业家的视野,显然是要宽得多。不可否认,企业家在这样的环境中,需要担待的不仅是对各种潜规则的无奈、对企业及个人理想的彷徨以及更多的不解和孤独,但事实上也是修身的过程。张海的传奇经历使其被推于媒体的闪光灯下,而这样的处境事实上应该更是一种监督与鞭策。然而张海却一直未能向企业家蜕变,甚至至今,都难以发现这样的意识。

  试想真如张海在法庭上所扬言,能为健力宝筹集巨额资金解决当前困境,但是谁又能向公众证明其企业家精神呢?而如果任一个商人继续带领健力宝这一民族品牌走下去,也许对健力宝而言真的是一种灾难。张海救健力宝,也许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为沾满资本血腥的自我进行救赎。轻狂也许是年轻的绚丽色泽,但却绝不是生命的支撑底色。而前程未卜的张海,还将继续他的轻狂吗?也许,他真的还太年轻!

  张海余波未尽,其是否获罪也暂不得而知。然而对张海的庭审,却因为健力宝的所潜藏的民族情感而广为关注。从张海被拘到庭审张海,时隔近19个月,而从本次的指控中,不难发现,体制黑洞下的资本投机的狂热已经成为中国商界的过去式,在新的发展阶段,张海之辈将何去何从,成为值得中国富豪需要深思的问题。而另一关键词——健力宝——的命运,也将会随着张海案的明朗化而开始新的征程。在此借用张海曾经的言论来表达我们对健力宝的期望:“希望在健力宝人的配合下,在我们的努力下,让中国的这个民族品牌成为真正的永恒的品牌。”

中国品牌总网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解析奥妮品牌的崛起与衰落之迷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A+服务”品牌策略的滑稽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