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益形成垄断的连锁巨头,厂家是进还是退?面对企业利润再度受到挑战,是接受步步紧逼的调价现实,还是自谋新的销售出路?呼唤已久的家电业健康产业链何时才能真正实现?
格力渠道价值得以体现
时至今日,曾受家电连锁巨头挤压,被业界批评为“自恋”式、偏离了正确的营销模式的G格力自建渠道模式,已开始体现这一渠道独有价值与优势。
目前,近1200家格力电器专卖店遍布全国,专卖店并非G格力投资建设,而是由经销商自发投资建设,建立这一渠道G格力并无成本投入。G格力以省为单位组建销售公司,由经销商负责整个区域的价格、供货、营销等事项同,由G格力负责指导控制,区与区之间不打价格战,不能超货,以此保证当地经销商能获得良好利润。
据G格力公布的2006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3.36亿元,同比增长33.27%,实现净利润3.10亿元,同比增长15.41%。每股收益0.38元,空调业务销售收入领先竞争对手快速增长。
兴业证券研究员王金沿表示,独一无二的空调连锁专卖对格力空调内销持续快速增长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由于主要竞争对手给予家电连锁的折扣明显高于其他空调经销商,因此其他空调经销商逐渐投向格力电器,而主要竞争对手对家电连锁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在格力电器的销售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竞争对手要重建这样的自主渠道难度就越来越大。
降价是降价者的墓志铭
有道是“降价是降价者的墓志铭,”一味接受降价让利这一促销模式,能否成为家电生产企业赖以生存之道呢?
身陷夹击中生产企业生存困境难以突破,一方面,生产企业在多种产品上缺乏核心技术的,另一方面,连锁巨头又在千方百计压榨利润空间,这决定了中国整个家电产业在全球的分工中只能处于末端和获得十分微薄的行业利润。家电连锁巨头对厂家的盘剥,使得厂家没有能力提高产品品质和价格,陷入不断降价的恶性循环,而随着部分家电生产企业不断地失血而退出行业,市场份额也将不断让出,家电生产企业的洗牌将会进一步加剧。
东方证券研究员陈钢表示,如果单纯的为了“量”上的垄断而“降价”,不求“质”的垄断,将会决定中国家电企业只能在中低端产品上“游泳”,甚至还会有可能造成产品的积压,价格战连绵,全行业面临亏损。
相互依存方能和谐共处
陈钢表示,厂大欺店、店大欺厂,都是一种不健康的竞争模式。连锁巨头压榨上游并不可取,采取沃尔玛等国际连锁企业的高品质路线,即以丰富产品、加强质量、款式翻新、技术创新等多种方式,或许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同时表示,百思买在规模化地进军中国家电零售市场后,已给中国连锁巨头带来多方面冲击,这包括营销观念、差异化竞争手段等多方面,而百思买所提出的多项人性化的“换位思考”方式将给国内家电企业带来新的合作渠道与全作模式。
王金沿告诉记者,虽然连锁企业在与生产企业的合作中仍处于强势地位,但在家电产业日益集中的趋势下,核心品牌家电制造企业的谈判能力也在逐步加强。与此同时,未来家电渠道也将进一步规范,生产企业与连锁企业长久看是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随着家电生产寡头的逐步形成,生产企业竞争将更加趋于理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