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 [专题]行业研究

宝钢增发或将实施,时间选择体现高层良苦用心


[  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5/4/11  ]    

   在管理层批准工建交三行设立基金公司的消息发布后,宝钢股份增发即将实施的消息也迅速开始流传。


    “宝钢增发实施对机构投资者的操作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毕竟这个预期已经消化的差不多了

。影响市场的只是一种心理。宝钢增发何时实施会进一步考验管理层的勇气和决心。”北京证券高级分析师张九辉说。

    分析人士认为,批准宝钢在目前市场格局下实施增发,彰显出管理层小心翼翼保持市场弱平衡的良苦用心。


    利好对冲增发负面效应

    实际上,宝钢增发即将实施的消息自3月底就开始在市场流传,当时有传闻说宝钢股份总经理艾宝俊向上海一些基金经理征询意见,并确定为短期内实施增发。另有传言称,4月4日晚,宝钢增发主承销商中金公司向主要基金公司放出消息,宝钢增发将在4月5日实施,但该传言随即不攻自破。“高层的说法是此时增发不合时宜,要推迟一两天。”华夏基金管理公司的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就在宝钢增发究竟何时实施尚无定论之时,4月6日,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批准工建交三家银行成为首批直接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银行的消息公布。当日,沪深股市放量上涨,沪指再次收复1200点。

    “宝钢增发实施推迟显出管理层的良苦用心,尤其利好消息在收市前传出,更加看出管理层以重大利好来对冲宝钢增发实施的心理。”北京证券张九辉分析,“再融资影响主要在于市场形势的好坏,在市场好的情况下,好公司的再融资供不应求,而在弱势格局下再融资往往被市场理解成利空,宝钢增发也是一样。尽管市场已经消化了这一预期。但在目前弱势的市场环境下,对市场心理产生的影响是较大的。”

    张九辉认为,管理层目前想做的是维持市场一种弱平衡的格局,“1200点已经成为政策发布、改革进程的一个重要价值中枢,宝钢增发可能是打破这一平衡的砝码。”正因为此种心理,管理层所要做的就是营造利好,淡化宝钢增发获批的负面影响,形成以利好对冲利空的平衡局面。

    “弱平衡”背后

    始于2004年8月的宝钢增发,每一步骤都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

    2004年8月12日,宝钢高管云集北京,高调宣布增发计划。9月27日,宝钢股东大会上,宝钢增发的10项议案出人意料的以平均87%的高票获得通过。2005年1月19日,在中国证监会发审委2005年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宝钢增发顺利过会。2月22日,有媒体称宝钢股份董事长谢企华表示,鉴于市场软弱,宝钢增发将暂缓实施。但宝钢股份随即否认“暂缓”一说,明确表示宝钢将在适当时机进行增发。

    “迟发不如早发。宝钢增发已经炒了这么长时间,机构对宝钢的估值已经明确了,消化了预期,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增发对于市场的影响。相反,管理层对于宝钢增发的迟疑态度会影响整个市场心态,如果迟迟不批的话,更容易导致更多的猜疑和更坏的预期。”前述华夏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说。

    以“银行基金”利好对冲“宝钢增发”利空不仅显示出管理层呵护资本市场的良苦用心,更体现出目前点位1200点的至关重要。问题在于,通过行政干预,政策护市能够维持目前的弱平衡格局吗?1200点改革平台能够得以确保吗?

    银华基金一位基金经理认为,目前的预期都已经要出来了,市场已经跌到这个份儿上,下跌的空间已经很小。“市场现在最可怕的是什么,不就是股权分置吗?但炒作了这么多次,风险已经基本释放完毕。管理层应该减少改革对于指数下跌的担心,只要改革方案最大程度代表投资者利益,就要拿出勇气和决心去实施,到那时,只会是利好。我们现在最担心的是,管理层把大部分精力拘泥于指数的高低,市场的稳定而缩手缩脚,又一次贻误改革时机。”

    “在这种情况下,再没有比宝钢增发更能说明目前市场的矛盾心态和资本市场的复杂性了。”银河证券高级分析师洪亮评论说。一方面是国资改革和证券市场制度自我变革的冲突,另一方面是最大再融资和极度弱市之间的冲突。在整场宝钢增发大戏中,导演权牢牢掌握在国资部门手中,而并非证券市场主体本身,尽管最终的增发批准权在证监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学家就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管理层应该从宝钢增发上汲取足够的教训和经验。“证券改革为什么要让位于国资改革?十几年前资本市场的成立之初,就是定位于为国企融资改制服务。十几年过后,为什么还要让资本市场掏出更多的代价?资本市场欢迎更多的央企整体上市,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稳定投资者心理,坚定不移地推进证券市场和制度的改革。”(刘晓午)

 

中国品牌总网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企业呼唤规范化、职业化的策划企管...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雅芳成首家直销试点,安利模式仍有...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