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2006年(第二届)中国10大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排行榜


[  华尔街电讯    更新时间:2006/2/24  ]     ★★★

    2006年(第二届)中国10大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钱颖一、郎咸平、林毅夫、邹恒甫、吴敬琏、张维迎、李稻葵、陈志武、田国强、张五常

  中国到底有没有合格的经济学家?一个合格的经济学家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哪些经济学家已经跻身世界主流经济学家行列?

  2月24日,由华尔街电讯编制的2006年(第二届)“中国10大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排行榜正式揭晓,钱颖一、郎咸平、林毅夫、邹恒甫、吴敬琏、张维迎、李稻葵、陈志武、田国强、张五常名列榜中。值得关注的是,除吴敬琏外,其余9位经济学家均毕业于欧美名校,受过正规而系统的西方经济学训练。

  华尔街电讯董事会主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教授指出,“评判一名经济学家是否合格主要有两点:第一,他对经济到底了解多少;第二,是否有创造力。有很多人有一流经济学的教育背景,但他们没有创新思维,这也是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经济学家的。”

  蒙代尔表示,中国有很多名牌大学经济系,但没有一个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经济系前列,无法与麻省理工、哈佛、耶鲁、剑桥、牛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世界名校相提并论,这也是制约中国经济学家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经济学是一门非常专业、非常严肃的学科,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才可能出成果。”

  据介绍,此次评选经济学家的指标包括3个方面:学术影响力(70%)、经济影响力(25%)和社会影响力(5%)。学术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在国际国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被引用的次数;经济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对经济增长、经济改革和产业政策的影响;社会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知名度以及话语可信度。

  华尔街电讯总编辑丁海森说,“和第一届评选相比,学术影响力的权重已经从60%提高到70%,以后这个权重还会持续增加。”

  在中国,被称为“经济学家”(Economist)的约有6000人,然而,能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经济学者只有大约100人。目前而言,中国经济学家在全球经济学界和财经媒体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非常有限,他们的观点仍然处于边缘状态,全球主流媒体很少关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005年底,著名学者丁学良就曾质疑中国经济学家的学术水准,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国内有的著名经济学家连在国际上最好的50个经济系里当研究生的资格都不够。”

  华尔街电讯对中国经济学家的评测,目的是斧正被妖魔化的经济学家形象,肯定经济学家对经济改革的贡献。华尔街电讯(wswire.com)是全球领先的数据分析、财经新闻和商业媒体机构之一,读者定位为金融专才、商界领袖、经济学人和媒体精英。据悉,华尔街电讯近期还将推出2006年“中国500经济学人排行榜”。(记者 郭觐) 

姓   名:张五常(Steven N.S. Cheung)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张五常教授1935年生于香港,1959年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系跟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奇安学习,1963年—1967年攻读博士学位,1967年到芝加哥大学跟从科斯做博士后研究,1969年为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1982年起担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教授。张五常教授的理论主张往往在学术界引起广泛争议。主要著作有《佃农理论》(英文1969)、《社会成本的神话》(英文1978)、《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吗》(英文1982)、《卖橘者言》(1984)等等。一方面,张五常教授在理论上下过苦功,“由浅入深、由深转复杂,再由复杂转深、再转浅,来来回回好几次”,已把价格理论咀嚼透烂。另一方面,张五常注重案例研究,大量时间用于现实问题的实践调查,多年砺炼,使他的学术素养和对现实问题的把握浑然一体。

张五常教授被公认为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大陆,他很有争议性。在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的演讲中,多次提到张五常教授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1997年张五常教授当选为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国内很多经济学人对张五常教授在六七十年代做出过杰出贡献和前沿研究不熟悉,对张五常教授的原创地位也不了解,加上有时张教授喜欢自我夸耀,导致部分经济学同行对张教授有反感情绪。然而张五常教授的卓而不群的研究道路,不忌张狂的自我评价和对经济学使用数学方法的直言不讳的反感等特立独行的举动使他得到了“一代经济学怪才”称呼。华尔街电讯认为, 在经济学研究上,贡献最大的要算经济思想,其次是技术方面的研究,而张五常是极少数的对经济学思想很有贡献的人。

钱颖一

姓   名:钱颖一(Yingyi Qian)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钱颖一教授在《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发表4篇论文,仅仅2006年,钱教授就有3篇学术文章发表,说明钱教授始终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钱颖一教授在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毕业(1981年),先后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1982年)、耶鲁大学运筹和管理科学硕士(198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1990年)。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一副院长, 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任教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和马里兰大学。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组织和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对于中国未来所面临的经济改革中出现的重多机遇与挑战,钱教授反对单一渐近式说法, 坚持渐进与激进并行的观点。

钱颖一教授是全球转轨经济学的学术带头人,在钱教授等人的努力下,目前中国经济改革与转轨被越来越多的国际主流经济学家所关注和研究。他1985年在美共同发起“中国留美经济学会”,被选为1986-87年度会长,1997年起任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1999年起任国际学术期刊《转轨经济学》共同编辑, 2002年起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在《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期刊》、《经济学季刊》、《经济研究评论》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钱颖一认为,深入地在理论上探讨法治、市场、政府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推动政府角色在市场和法治的背景下的转变,不仅是学者关心的问题,也是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郎咸平

姓   名:郎咸平(HP Lang, Larry)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郎咸平在国内的知名度极高,堪称世界級的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专家,学术成就斐然。因在发表多篇批评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而成为媒体焦点。他的观点引发中国大陆学术界、企业界和民间的不同反响,一些人将其称为“郎监管”、“中小股民利益的保护者”,但也有人批评其对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状况缺乏了解,甚至批评他借题炒作出风头。出生台湾的朗咸平教授于1986年获得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金融学博士学位,曾经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郎博士曾担任世界银行公司治理顾问,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深交所公司治理顾问、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项目顾问。

郎教授致力于研究公司治理以及保护小股民权益的课题,其破产研究的论文《不良负债重组与公司私下重组的实证研究》〔1990〕被列入全世界引用率最高的50篇金融论文之一,其它在国际一流期刊所发表的论文还包括《管理者自身利益对公司资本结构影响的经验检验》(1988)、《股息公布:现金流量信号vs。自由现金流量假说》(1989)、《西欧公司的最终所有权》(2002)等。2002年金融学界最重要期刊金融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将郎教授四篇论文列为必读的经典论文(ALL STAR PAPER)。郎教授倡导立即停止目前的产权改革,而应建立一套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

林毅夫

姓   名:林毅夫(Lin Yi Fu)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林毅夫教授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是中国大陆第一位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也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学者之一。林教授是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教授的关门弟子。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在权威的经济学杂志《美国经济评论》和《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论文的中国大陆经济学家,也是到目前为止在国外经济学期刊中发表论文最多的一位。他一直主张市场取向的改革,认为只有实行市场经济,理顺市场价格体系,形成比较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信息指标体系,才能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林毅夫教授生于台湾宜兰,他1971年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肄业,1978年获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1982年获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198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林教授是第7、8、9、10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曾经担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林毅夫教授治学严谨,研究领域相当广泛,具有一整套完整的自成体系的学术思想。主要研究领域是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其主要学术思想概括为以下体系:对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自生能力的独创性研究;农业监督问题与农业制度变迁;技术变迁、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粮食问题的研究。

邹恒甫

姓   名:邹恒甫(Zou Heng fu)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邹恒甫教授说过喜欢做两件事:一是教书,和学生在一起;第二就是很痛快地读书,主要是历史和哲学。1994年,邹恒甫博士一手创办了武汉大学高级经济研究中心,开办了国际数理金融和数理经济系两个班,开始了中国经济学教育改革试验。这两个班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学与国际惯例接轨。中心向全球一流大学经济系输出很多中国经济学博士生,邹教授的行动赢得了经济学同行之间的佩服和尊重。邹恒甫对于教育所做的贡献,首先不愧于他作为一个学者的本职。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本经济学英文期刊《经济学与金融年刊》,该刊成为国际经济学主流刊物之一。

邹恒甫教授出生于湖南,武汉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获经济学学士,也是建国以来中国第一个哈佛经济学博士。与邹恒甫教授在国际金融,货币理论等方面的学术地位与国际影响力相比,邹恒甫教授平时的为人并不张扬,甚至可以说低调,他现为世界银行研究部终身高级经济学家。1993年,邹恒甫校友回武大发表演讲,希望在有生之年为国家培养出一批世界级的经济学家。邹教授曾经担任《美国经济评论》、《比较经济学杂志》、《国际经济评论》、《经济学和统计学杂志》)、《发展经济学》等杂志的审稿人。邹恒甫教授在国外主要杂志上发表了50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经济增长理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通货膨胀和美元化问题、对转型性经济的研究、收入分配。

1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吴敬琏

姓   名:吴敬琏(Wu Jing Lian)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吴敬琏教授给人感觉是一位公正、睿智、博学、为民请命的有良心的经济学家。他的主要欢迎人群平均分布在男女老少之中。让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是一个睿智和良知兼备的中国学者,他也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贵品格。但也有人把近几年中国股市的不景气部分归罪于他。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吴敬琏教授并没有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但是他仍然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对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和经济与社会政策制定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适时转变到整体改革战略,规划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路径,论证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

吴教授是江苏南京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曾从师于后来在柯西金时期成为著名改革派经济学家的前苏联专家阿·毕尔曼。1983年赴美国耶鲁大学做访问研究员。现任中共党员《改革》杂志主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核心教授、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 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成果及著作包括《经济改革问题探索》(1987)、《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1988)、《论竞争性市场体制》(1991)、《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1992)、《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1999)等等。

张维迎

姓   名:张维迎(Zhang Wei Ying)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张维迎教授可能是挨骂最多的经济学家,什么“资本家的乏走狗”,什么“屁股决定脑袋”,一时间学术争论和人身攻击的界限被彻底地模糊了,但是那些骂张维迎教授的人,至少有90%没有完整地读过张维迎的一篇文章。从1984年至今的20多年里,张教授张从事产权和企业理论的研究是一贯的,长期的。张教授还应该算作是将“博弈论”(Game Theory)引入中国的开山之人,做了大量有关博弈论“传道授业”的工作。

张维迎教授1982年获西北大学经济系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 1994年获博士学位, 1994年8月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张教授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张维迎教授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的权威。据对国内权威的经济学杂志《经济研究》1995-1997年间论文引证统计,张维迎教授的论文被引证的次数排名第一,其中《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名列单篇第一。另据统计,在1997年出版的43种经济学核心期刊文献中共引用《经济研究》历年发表的文献405次,其中张维迎教授的论文占22次,名列第一。主要著作有《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和《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

李稻葵

姓   名:李稻葵(Li, David D)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除了经济学业内人士, 知道李稻葵教授的人很少。“一个经济学者在公众空间,要以一种理性的形象出现,要用理性的话语讨论问题,这是一个严肃经济学者的风范。”李教授发表评论的同时也定义了自己。李教授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经济学)学位。先后担任安娜堡密西根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国家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副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李稻葵曾兼任世界银行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研究项目顾问(1989),国际《比较经济学杂志》编委,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会长 (2001-02)、《经济学通報》(Economics Bulletin)等学术杂志的编委;国际比较经济研究会执行理事。李教授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研究,经济发展模式及制度变迁的跨国比较研究,以及大国发展战略。李教授始终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同时他也深信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在历史性崛起的当下,注定会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造成重大影响。

陈志武

姓   名:陈志武(Chen Zhi Wu)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陈志武教授是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华尔街对冲基金公司的首席投资经理,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最具有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获得过美国默顿.米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等多项重大奖励。陈教授是金融经济学、财务学理论、证券定价、新兴资本市场方面的专家。最近几年,陈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制度机制建立的问题。“什么制度机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必要的”?“金融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些都是陈博士研究关注的问题。

陈志武教授是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华尔街对冲基金公司的首席投资经理,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最具有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获得过美国默顿.米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等多项重大奖励。陈教授是金融经济学、财务学理论、证券定价、新兴资本市场方面的专家。最近几年,陈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制度机制建立的问题。“什么制度机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必要的”?“金融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些都是陈博士研究关注的问题。

田国强

姓   名:田国强(Tian Guo Qiang)
华尔街电讯评测:学术影响力★★★ 经济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

田国强教授无论是在国际经济学界还是在中国经济学界均名声远扬。然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早期赴美留学的孜孜学子,田国强的求学道路异常坎坷。田教授1980年毕业于原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1982年获得该校数学硕士学位, 1987年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得全美斯隆博士论文奖。他提出了一个在“非规范性”的经济环境中,即有限经济自由和不完全市场体系环境下的企业产权理论。该理论认为,只有经济制度环境得到适当的改变,社会才能有效地变换产权的所有制安排形式。田教授为德州A&M大学经济系终身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田教授被列入2003年由英国Edward Elgar出版社出版、英国著名经济学术史专家Mark Blaug 和 Howard Vane根据社会科学文献引证索引所收录的全世界最有影响的700多名经济学家《经济家名人录》(《Who is Who in Economics》) 。田教授曾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1991-1992)、国际英文学术期刊《经济与金融年报》共同主编、《中国经济评论》及中文学术期刊《经济学(季刊)》、《经济学报》等的编委。田教授的研究方向有经济理论、转型经济学、中国经济、货币理论、数理经济学、对策论、动态最优化理论、国际贸易等。在这些领域中,有70多篇英文论文在欧美主要经济学和数学学术期刊上发表。另有数十篇论文在中国大陆学术期刊或书集中发表。著有《大众市场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