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是严介和与太平洋集团的“风头年”。中国“二富”的位置令严介和“一夜成名”,当然也包括令其企业“树大招风”。太平洋集团主业BT基建项目的较高利润,以及严介和并购国企的交易行为受到广泛关注,媒体质疑也接踵而来。
前天晚上,严介和匆匆赶赴上海参加一档电视节目录制。虽然行程已经排满,但些许疲惫的他仍然享受着一夜成名的快乐。半年前,他忙于飞来飞去谈项目,如今飞来飞去参与公众活动。严介和说,他在过去一年的“风暴”中还没过足瘾。
面对《每日经济新闻》,严介和主动谈起了自己2005年的得与失,以及2006的新思路。
“正负打包”行不通
2005年,太平洋在江西和吉林两项国企打包收购计划被两地国资委叫停。这两项收购采用的均是严介和创新的“正负打包”方式,即将负资产和正资产的企业并在一起,不出现金的零收购。
这令严介和真正尝到了受挫的感觉———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行不通,过去一年如同进行了一场试验。严介和的总结是,这种方式“不符合中国国情”,作为正资产部分的企业难以接受和“负产品”一起打包,降低价值。这令严介和考虑新的国企收购计划。
2006年,严介和计划部分出让并购的企业,让管理层出钱买下,使企业独立,他将重新收购一些新的国企。随着太平洋名气的扩大,并购对象的条件也要水涨船高。严介和对于并购国企的想法有两点:一是与自己的主业相关,二是具备一定规模。
得到的不仅是经济效益
2003年起,严介和陆续兼并了31家国企,都是效益低下、负债沉重的企业;而他也在不同的场合坦言,其中还没有一家企业真正收回前期的改造成本。严介和动用了所有资源救活企业,例如对于太平洋并购的一家国营酒厂,集团内部上万人每人消费一瓶酒就给企业带来效益。
其实对于整个集团,这些国企的效益只占总体收益的10%,90%的收入仍然来自主业BT基础建设工程。
严介和不愿放弃收购国企,有三点动机:一是壮大资产总量;二是表明自己不是包工头而是企业家;三是扩大社会效应。
严介和也相信,随着2006年收购国企规模升级,他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而是难以用钱估量的社会效益。
没有实业支撑是“玩火自焚”
上海一晚的短暂停留,严介和还要处理在上海建立分公司的各项事宜。原先太平洋在上海有分部,但这次他打算建立具有独立法人代表的公司,与南京总部平级。
严介和新年欲打造南京的产业链和上海的资本链。他说,2005年之前企业在“量”上发展太快,2006年是“质”的整合。
严介和将一个问题抛给记者反问道:为什么不少民营企业活不了多久?因为没有“如虎添翼”。他说,什么是虎?产业;什么是翼?资本;产业与资本的结合就是“如虎添翼”。说到这个话题,严介和比较激动,他说:“没有实业的支撑,是玩火自焚。我们经常说财大气粗,理直气壮,无私无畏,国内不少问题富豪纷纷落马,这告诫我们企业家应该‘无事无危’,财大气不粗,理直气不壮,年轻气不盛。”
最近,严介和拿下了现代新昆明建设中的一个项目;他还意欲开拓新疆市场,而且正在考虑巴勒斯坦和古巴的一些海外项目。
企业不会败在媒体,只会败在自己
成名之后的一年内,严介和几乎接受一切采访。他喜欢尖锐的问题,喜欢媒体引用自己的原话。
他如此解释自己的笃定:“我认为企业只有成在媒体,败在媒体不可能,要败也只能是自己失败。”
严介和有自己的算盘。经过一年的炒作,太平洋集团知名度一路攀升,从一个江苏企业上升为一个全国性企业。“今年我一分钱广告费都没出。”他对此颇为得意。
2005年年末,一本由太平洋原文化部部长陆元彬撰写的《深深太平洋》出版,书里对严介和多有褒奖之辞。谈到这个话题,严介和露出了一贯的笑容,称作者借此书赚钱也未尝不可,并说书中写的都是事实。
《每日经济新闻》:媒体一年来对你并不客气,觉得委屈吗?
严介和:我理解媒体,我也理解媒体的不理解我们,做点牺牲无所谓。
《每日经济新闻》:你经常看关于你的报道吗?
严介和:有时看,很多报道挺奇怪,内容基本上是事实,但标题不是很好,什么“狂人”、“黑幕”、“揭底”。
《每日经济新闻》:为什么敞开来接受所有采访?
严介和:一年来没有大家的帮忙,就没有现在太平洋的名气。
《每日经济新闻》:你会一直持续高调吗?
严介和:我讲话很有水平,不接受采访,我会去商学院当老师。我现在就打算筹办太平洋商学院。还有人在报纸上看到消息,愿意给我提供土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