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行业研究 >> 电信服务

2004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增量不增收突出


[  人民邮报    更新时间:2005/2/21  ]    ★★★

   2004年,总体来看,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发 展态势良好——市场规模持续平稳增长,业务和品牌不断丰富,网络加速升级并日趋完善,产业合作向纵深发展,行业监管能力不断加强,市场竞争向理性回归,移动通信给社会生活带来了越来越显著的变化。

  移动通信市场基本状况

  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增势强劲,与固定电话用户数的差距加大

  2004年,我国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6487万户,是近年来新增移动电话用户数量最多的一年。去年初,在运营商大规模业务促销等因素的影响下,新增移动电话用户增长迅猛,之后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到2004年年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34亿,普及率达到25.9%,比2003年年底提高了4.8个百分点。2004年,尽管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增长的绝对数量十分可观,但是由于用户基数日益庞大,因此用户增幅与前几年相比有所减缓。

  近年来,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一直保持着与固定电话用户数更快的增长势头。到2004年年底,移动电话用户与固定电话用户的差距已扩大到2238万户,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数是固定电话的1.3倍,如果考虑到无线市话的可移动性,移动电话加无线市话新增用户数为传统固定电话的4.26倍。

  移动通话量增长迅猛,对本地固定业务的分流愈加明显

  由于具有可移动性、灵活性和个人化等优势,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业务量的分流日益显著。尤其在本地通话方面,由于移动资费不断下降,与固定资费的差距日益缩小,这种替代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2004年,移动通话总时长累计达9400.3亿分钟,比上年增长49.2%,其中移动本地通话时长所占比重高达93.5%。尽管固定电话通话量在本地通话量中依然占主体地位,但移动本地通话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固定电话,在本地通话量中所占比重已上升至40%。与此同时,由于受到IP长途电话的冲击,2004年,移动长途通话时长在长途通话总时长中的比重有所下降。目前,移动通信对固定通信的分流主要体现在本地业务方面。

 

  移动通信收入比重略有下降,“增量不增收”的状况日渐突出

  近几年来,移动通信已成为电信行业增收的主导力量。与高速增长的移动用户规模及移动通话量相比,2004年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增长平缓,移动通信占电信业务总收入的比重达42.68%。但与2003年相比,移动通信占电信业务总收入的比重下降了4.25个百分点。2004年,全国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累计达到2210亿元,仅比上年增长13.2%,“增量不增收”的状况日渐突出。

  移动通信“增量不增收”的状况之所以日渐突出,主要在于运营商为争夺低端市场而进行的价格战时有发生和各种资费优惠措施不断推出,同时移动IP长话被广泛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移动通信实际使用价格水平的下降。从图5中可以看出,由于2004年移动通信资费平均水平下降了32.06%,尽管平均用户通话时长有所增加,但仍无法阻挡ARPU降低的趋势,进而影响了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增速和在电信业务总收入中的比重变化。同时还应看到,2004年小灵通业务发展迅速,市场竞争力明显加强,这也对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移动增值业务种类日趋丰富,新的业务增长点逐渐形成

  虽然传统话音业务仍是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步伐在不断加快。值得特别关注的是,2004年,移动增值业务一改前几年短信业务一统天下的局面,新业务的种类日趋丰富,业务使用量增长迅速,成为移动运营商新增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彩铃和彩话为代表的新兴增值业务增长迅速,成为短信之后的又一座“金矿”。中国移动于2003年5月率先推出彩铃业务,2004年,中国联通开始大力推广彩铃业务,中国电信也开通了小灵通彩铃业务。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彩铃用户就超过了2000万,市场规模达到近10亿元。

  曾经跌入低谷的WAP业务在2004年也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网速慢、费用高、内容单一曾经是制约WAP业务发展的三大瓶颈。但在2004年,随着运营商2.5G网络日益完善和SP的积极参与,制约WAP业务发展的问题得到逐步改善。2004年第一季度,国内WAP市场就保持了月均16%以上的高速增长。到2004年年底,WAP用户数达到2500万,市场规模接近12亿元。

  此外,2004年,手机游戏等娱乐类业务、图铃等下载类业务、综合信息类业务和IVR聊天等业务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场前景看好。


  移动通信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

  现阶段,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只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移动运营商。2004年,中国移动在国内移动运营市场上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占有66%的用户市场份额。

  总体来说,2004年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呈现如下特点:

  价格战得到有效抑制,市场竞争向理性回归

  在近几年移动通信市场竞争中,价格战时有发生,影响和制约了移动通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上半年,移动价格战遍地开花,包月卡、本地通等各种在主管部门规定边缘“行走”的促销措施频频出炉,一再挑战移动通信的成本底线。恶性价格竞争行为不仅使运营商的收入大幅度降低,同时还导致用户的频繁“跳槽”,导致离网率不断上升,企业营销成本上涨,严重影响了移动通信全行业的盈利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04年7月1日,信息产业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资费监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后,移动运营企业均致力于遏制恶性价格战,推进企业从规模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到2004年下半年,移动运营商之间的价格战明显减少,新增用户数曲线趋于平稳,价格竞争逐步趋于理性。

  运营商之间网络差距逐步缩小,“赶超效应”日益显现

  2004年,在价格竞争向网络和业务竞争转变的过程中,国内移动通信网络加速走向完善,运营商之间的网络覆盖差距日益缩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

  在完成CDMA三期工程第一阶段网络建设目标后,中国联通再接再厉,加快CDMA三期工程目标网建设,全面加大网络优化力度,完善网络支撑系统,着力打造“CDMA精品网”。到2004年下半年,中国联通CDMA网络容量已超过7000万,全网80%的覆盖区域建成CDMA1X网络,不仅覆盖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县城和许多发达乡镇,而且全面覆盖高速公路、交通干道和省级以上旅游景点,全面实现了CDMA精品网络建设目标,竞争实力明显增强。

  在中国联通加快CDMA网络建设全力赶超之时,中国移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网络优化,加快运营支撑系统建设,致力于从更高的层面实现“自我超越”。2004年,中国移动在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网络优化的同时,加快推进BOSS等网络支撑系统的建设,开展基站覆盖普查,全面提高网络运行质量。为跟踪新的移动网络技术,2004年下半年,中国移动在广州、深圳两地开始进行EDGE网络的商用试验;启动了全球最大的软交换网络建设,为将来向3G网络的平滑演进做好了准备工作。

  随着2.5G网络的日益完善,业务创新和品牌塑造成为竞争焦点

  2004年,随着2.5G网络的进一步完善,移动运营商一方面致力于加快业务创新,另一方面更加注重业务品牌和网络品牌的塑造,从大众业务市场到行业应用市场,市场拓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经过不断推进业务创新,目前中国移动在“移动梦网”品牌之下有短信、WAP、彩信、百宝箱、IVR、彩铃和手机钱包等众多的移动增值业务,涵盖游戏、娱乐、商务、生活、资讯等多个领域。在加快业务创新的同时,2004年中国移动还加强了品牌塑造和推广的力度。在客户品牌方面,进一步加强“动感地带”的品牌宣传,推出了“动感地带”新的传播主题——“扩张我的地盘!”通过举办适合动感一族口味的街舞、路演、聚会以及对体育、音乐等方面的赞助活动,使“动感地带”更加深入人心。在业务品牌方面,力推MO手机上网服务,吸引了公众的眼球。2004年7月,在获得北京2008年奥运会指定移动通信服务合作伙伴资格之后,推出了“全球通”新的品牌理念——“我能”,使得全球通品牌具备更丰富的内涵、更能体现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2004年初,中国联通凭借CDMA1X强大的数据业务支撑优势,推出了“视讯新干线”新业务,能够为用户提供在线流媒体、移动办公、移动可视电话、移动互联网、移动休闲娱乐等多项服务,使CDMA网络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2004年下半年,为了真正实现一机在手、全球漫游,强势推出了以“世界风”为品牌的移动双模业务,掀起了一股“世界风”旋风。随着CDMA三期工程建设的全面完成,为了体现其移动数据业务的品牌形象,中国联通将其“联通无限U-MAX”提升为更具国际化的品牌“Uni-联通无限”,以“娱乐、工作、生活”为主题,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增值业务。

  为了拓展行业应用市场,服务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努力拓展大众数据业务市场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潜力巨大的行业应用市场。2004年,中国移动与产业各方积极推进集团短信、集团V网、会议通、无线DDN、移动定位等行业应用方案的实施,并在许多行业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依托CDMA1X强大的数据业务支撑优势,中国联通推出了面向证券、公安、交通、渔业等领域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已在掌上证券和移动警务等行业应用领域取得了突破。

  产业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市场竞争向整个价值链扩展

  2004年,为了加快业务创新步伐,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致力于与终端厂商、内容开发商等产业各方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打造更加成熟、完善的产业价值链。

  为了有效推动移动数据业务发展,中国移动在加强与SP合作的同时,全面加大了与终端厂商、渠道合作商的合作力度,并开始进行“手机定制”,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2004年2月,中国移动联合摩托罗拉等五家手机厂商推出了带有全球通标志的手机。5月,命名为“心机”的定制手机在全国上市,由原先的5款增加到了十多款。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今年8月,中国移动与中兴、华为、东信、波导、神州数码合资组建了手机产销公司“中移鼎讯”,今后定制手机的采购、营销将从中国移动的市场部逐渐移交给中移鼎讯统一操作。另外,中国移动还借鉴i-mode模式,牵头制订智能手机的行业技术标准。可以说,中国移动对终端厂商和渠道合作商的掌控能力已越来越强。

  中国联通在CDMA网络开通运营之初,手机的短缺影响了CDMA市场的有效启动。此后在加快建设CDMA1X网络的同时,中国联通以开放的姿态与终端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内容提供商和渠道销售商开展全面合作,倾力打造新型的产业价值链,为CDMA市场的增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2004年4月,中国联通与韩国SK共同投资建立的联通时科公司正式挂牌。同月,中国联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UniJa开发商大会,包括SUN、摩托罗拉、三星在内的众多国内外厂商和技术专家会聚一堂,共同探讨UniJa技术规范等问题,推动Java的应用开发。9月21日,中国联通与全球知名的IT巨头英特尔、惠普、IBM等在北京签署“无线上网联合推广”协议,由这些公司为中国联通“掌中宽带”业务提供量身定制的笔记本电脑。为了全面加快基于CDMA1X网络的行业应用的开发和市场拓展步伐,2004年5月,中国联通发起成立了基于CDMA1X网络的行业应用“产业价值链联盟”,并携手中外系统设备厂商、终端厂商、软件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共同进行行业应用开发,通过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日益广泛的合作,有力推动了中国联通CDMA1X增值业务的发展。

  针对SP数量日益增多和SP违规经营行为不断出现的状况,2004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加大了对SP的监管力度。为了有效消除SP短信陷阱和强行定制等现象,2004年3月,中国联通建立了“联通在信”业务SP管理平台。中国移动积极组织力量,加快构建移动数据业务管理系统(MISC),借助技术手段对SP数据业务进行全面管理,为移动数据业务营造了健康的发展环境。

  对移动通信行业监管的回顾

  按照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求,2004年电信监管部门根据电信市场状况,积极组织或配合其他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整顿和规范电信市场秩序的工作,为移动通信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对电信资费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2004年上半年,针对电信市场特别是移动通信市场资费混乱、价格战频发的状况,信息产业部加强了电信资费的监管力度,指导和帮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建立和完善了本辖区的电信资费违规行为通报制度;会同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资费监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强化企业内部电信资费管理职能,完善企业内部资费管理程序和制度,并建立执行情况通报例会制度;加大对电信市场价格竞争重点案例的整顿和查处,及时对电信企业的资费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和通报;同时,信息产业部还联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通信网内网外差别定价问题的通知》,叫停由来已久的通信网内网外差别定价。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实行,对稳定移动通信市场秩序、提高运营企业自律意识起到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下半年,移动通信市场的价格战逐渐平息,企业竞争行为趋于理性。

  推动手机与小灵通短信互通进程

  2004年,长期困扰电信业的互联互通问题得到了明显的缓解。2003年国办75号文件和部453号文件的颁布实施,为电信互联互通监管增加了一项“硬措施”。各地情况表明,2004年我国网间通信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大面积、长时间的互联不通、不畅等问题日益减少,互联互通这个电信改革后最突出的问题已经得到明显缓解。在此基础上,信息产业部发文明确指出“固定网与移动网短信互联的用户范围包含无线市话(即俗称的小灵通)”,并要求四大运营商加快固定网和移动网短信互联的进程。去年9月27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共同宣布,全国6000万小灵通用户正式实现全国短信互发。随后,两大固网运营商又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签署了短信互联的网间结算协议,手机与小灵通之间的短信互通正式启动。可以说,电信监管部门为推动短信业务的全面互联和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

  开展对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清理整顿

  针对短信等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2004年4月,信息产业部出台了《关于规范短信息服务有关问题的规定》,6月15日又发出《关于开展移动信息服务自查自纠活动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短信业务及SP专项整治。2004年8月,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信息产业部开展了打击互联网淫秽信息专项整治活动,全面加强了对手机代网站收费的监管,切断了淫秽色情网站收费链,净化了信息服务网络环境。

  在加强专项治理工作的同时,信息产业部积极开展“电信服务年”活动,大力宣传电信服务“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是对“电信业务格式合同”、“电信业务宣传推广活动”等社会反响较大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重点规范。二是与部行风办和全国电信用户委员会联合开展了“评优帮差”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是加强了对手机等电信设备的证后监督检查工作,各生产厂家质量意识得到大幅提升,产品合格率均比上年有所提高。四是举办了一场颇具规模的“电信服务年”研讨会,有力地配合了电信服务年各项活动的开展。

  外场试验为3G商用奠定基础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对3G技术的选择、牌照发放的时间和网络建设的启动,无疑会对全球3G发展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从2003年10月开始,信息产业部启动了第三代移动通信试验的第二阶段——网络技术试验阶段,即外场试验。2004年9月,对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种技术进行的外场试验全部完成,主要目标均已达到。测试内容主要包括:无线网络性能测试、终端测试、业务测试、互操作测试、网管和计费以及无线干扰共六大方面。其中,参加WCDMA技术试验的企业有二十多家,包括运营商、系统设备制造商、终端制造商和USIM卡厂商。

  本次3G外场试验的意义和影响非同小可,它吸引了全球业界的关注和参与,客观上推进了全球3G的研发和商用进程,为我国制订3G发展战略和频率分配及互联互通等监管政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为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3G外场试验还为我国运营商在技术选择、组网建网、网络规划和优化、业务开发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为企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所 刘高峰)

中国品牌总网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中电信欲购联通移动网络,专家称增...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智能手机大战开演,江苏松下折叠X7...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