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专题 >> 企业专题 >> 业界精英

刘博:融格调于地产


[  北京现代商报    更新时间:2005/11/10  ]    

地产三人行之个性篇   刘博:融格调于地产

地产三人行之个性篇刘博:融格调于地产(组图)


 

图为北京依莲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刘博


 

  在任何一个领域,只要有足够的勇气、才干、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获得成功的愿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绩、被人认可,地产界也不例外。但是,还有一种素质也是真正的成功者所必备的,那就是“个性”。

  明代有位思想家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癖”,是不可以结交的,因为没有性情。所谓的“癖”,我想,与其解释为爱好,不如解释为一种更宽泛、更深刻的东西——“个性”。

  的确,个性所折射出的,往往是一个人的人格力量,而只有一个人以其人格力量对他人和环境产生影响时,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就与认可。

  地产圈一直被认为是个性张扬的地方,尤其是北京地产圈,而事实上,这种个性张扬,并不仅仅表现在那些“代表人物”身上。本期“地产三人行”,我们选取了三个不同的人物,他们身份不同、背景不同、就连所操盘的项目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各具鲜明的个性,令人一见难忘。

  刘博:融格调于地产

  小档案

  1999年,任北京依莲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至今;

  2001年,在中关村股份有限公司出任董事。

  1988年,任河南郑州亚细亚商城公关部经理,成功策划了轰动全国的“亚细亚风暴”;1990年,调任河南省中原不动产总公司董事长秘书;

  1992年,任中城房地产公司投资部长,运作中城花园,后历任河南省中原不动产总公司董事长秘书、海南三联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海南中城房地产公司投资部部长、海南博雅旅业开发有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等职;

  建筑更需要格调

  2003年,“格调”推出“人文地产”理念,首次将案名及logo作为商标注册,引发了京城房地产界对于商标及品牌的关注,首次在地产界提出“人文地产的觉醒”,被誉为“人文地产第一人”荣登2003年北京地产风云榜。2004年,刘博在西南楼市开发了30余万平方米的高品质楼盘“格调”,以高出周边楼盘千元的价位持续热销,引发了人文地产的高潮;推出主题为“空间的体验”的售楼处,被评为北京十大风格售楼处;并且花巨资打造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楼书《格调(新诗界)》。

  在海南房地产领域曾经纵横驰骋过的刘博也曾创造过一幕幕的地产神话,当年的显赫声名使她有着极强的“文化自信”感。她想通过格调告诉人们:建筑不但要用来挡寒避风,而且要有格调、有品位,以此唤起人们对生活姿态的觉醒,这是有格调的建筑应该具备的品格。刘博的人文地产说得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对建筑文化的思考、对人的生活状态的思考。

  商业是用来支撑理想的

  刘博在地产界堪称传奇人物,女人、诗人、商人,这个北京楼市里的奇女子还有着对诗歌、绘画、收藏的深深眷恋和追求。采访中她说道:“上世纪80年代我开始写诗。现在还在写,我是‘干草部落’的成员。我还收藏古家具瓷器、画油画,但我在艺术爱好上的朋友们不知道我是做房地产的,我也不想让他们知道,因为我更倾向于做一个艺术家。我觉得商业其实只是用来支撑理想的。工作是生活的需要。但是,其实我在工作中也寄托了许多理想,形而上的东西。或者说我也在工作中努力实践着我的理想”。

  喜欢写诗也喜欢和诗人交往的她对艺术有一种天然的感悟,诗歌中必须的“神性思维”决定了她对于建筑人文的偏爱,对于符号的偏爱。对于一种类似“场”的氛围的偏爱,对于细节的偏爱,东方的建筑与东方的哲学息息相关,西方的建筑与宗教联系更紧密,在地球村的今天,文化与文化,宗教与宗教,哲学与哲学在碰撞中互相学习和汲取。“格调”西式材质与中式风韵的结合无疑是一个典范,刘博是擅长创造新方式和新方法的人,但她更是在创造一种新的生活。

  有舍才能有得

  刘博信佛信得虔诚,她眼里没有什么无法面对,不能解决。海南的经历让她更理性,处事不惊。最惨的、最辉煌的都经历过,她已经能够坦然面对一切。不管遇到什么心里都能够承受,心大了,经历就是财富,这种经历使她对一切成败得失都很平静。她的生活理念是佛家最高的“舍得”,舍弃了什么自然就会得到些什么。

  记者手记

  刘博的诗歌中,对黑夜的眷恋和对伤口的吟唱是主要的精神主题,她写了一系列的关于“夜”的作品,如《黑夜的情绪》、《黑夜的心跳》、《黑夜的歌唱》,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她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传统女性意识回归的自省和自觉。

  作为一个地产商,她信佛、写诗、收藏、作画;作为一个成熟女性,她敏感、自持、婉约、清醒。她就是这样一个乐观而明朗的人,她把一切都看得很淡,她觉得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没有放弃对诗歌、绘画和收藏的追求,于商海和艺术间游走数十年,竟能如此轻松和协调。我想一个成功女性的人生就该如此吧。

  商报记者 李海鹏

[1]  [2]  [3]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商界名家:孙宏斌悲喜剧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任鸿泉:解密融科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