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大国产体育品牌虽增长路径各有侧重,但均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2025年上半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在消费复苏与全球竞争加剧的复杂环境中,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安踏、李宁、特步、361度等头部体育品牌近日相继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四大国产体育品牌虽然增长路径各有侧重,但依托多品牌矩阵、科技赋能产品、渠道深度升级等策略,均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安踏集团在上半年实现营收385.4亿元,净利润7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和14.5%,是四大品牌中营收增幅最高的一家,同时连续12年保持正增长。安踏集团的多品牌矩阵成效显著,上半年安踏主品牌收入169.5亿元,同比增长5.4%,创下历史新高;斐乐品牌收入141.8亿元,同比增长8.6%;迪桑特、可隆等其他品牌增长迅猛,以61.1%的高增速贡献74.1亿元营收,成为增长新引擎。
此外,由安踏集团控股的Amer Sports亚玛芬体育,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3.5%至27.09亿美元;大中华区收入同比增长42.4%至8.56亿美元。安踏在上半年还继续推进全球化战略落地,顺利完成对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的并购,并组建联合管理团队制定3至5年复兴计划。同时,安踏与韩国时尚集团MUSINSA成立了合资公司,主导其自有品牌及多品牌集合店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李宁上半年实现营收148.2亿元,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11.7%。公司增长的核心在于对专业运动领域的深度耕耘,跑步、篮球、综训三大品类零售流水占比达67%,其中跑步、综训品类流水均实现15%的增长;鞋类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56%,全渠道专业跑鞋销量突破1400万双,核心三大跑鞋IP销量达526万双。
科技投入是李宁构建品牌壁垒的关键。近10年累计研发投入超38亿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7%,高于营收增速。在2025北京半程马拉松赛场上,在90分钟内完赛的选手中,有61.35%的选手穿着李宁跑鞋,品牌专业形象得到市场高度认可。此外,李宁通过与中国奥委会达成2025至2028年战略合作,锁定洛杉矶奥运会、米兰冬奥会等十余项国际赛事的曝光机会,以长期战略投入巩固品牌在专业运动领域的地位,为未来可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
特步上半年营收增长7.1%至68.38亿元,净利润增长21.5%至9.14亿元,其净利润增速在四大品牌中保持领先。特步的专业运动分部在上半年表现亮眼,收入增长32.5%至7.85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提升至11.5%。高端跑鞋品牌索康尼延续增长势头,户外品牌迈乐则聚焦越野跑、徒步等场景,凭借创新科技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
361度上半年营收57.05亿元,同比增长11%,营收增幅仅次于安踏;净利润8.58亿元,同比增长8.6%。361度最引人注目的创新举措是超品店模式的规模化推广。上半年,其超品店数量增至49家,覆盖广州、上海等核心城市,以800至1000平方米的沉浸式购物空间和丰富的商品选择,打造城市运动消费的新地标。
展望未来,各品牌均展现出对市场增长的坚定信心与清晰的战略规划。安踏将继续深化“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加速在东南亚、中东、北美等新兴市场的布局。李宁将以科技研发和赛事营销为核心驱动力,持续强化专业运动品牌形象,同时积极拓展新运动品类,构建多元化增长引擎。在消费复苏与运动健康需求持续释放的宏观背景下,国产体育品牌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各品牌的差异化战略布局也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记者 王世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