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依托肉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打造,“兴宁鸽”产业逐渐占领全省领先地位
1月18日,兴宁市明珠文化广场分外热闹。“全鸽宴”引得现场群众口水直流,主题版画意趣十足,引得不少家长带着小朋友前来打卡。这个周末,广东省“百县千碗”暨兴宁鸽美食大赛在此举办,花样繁多的美食及周边产品让人更加了解兴宁鸽。
近年来,兴宁着力擦亮“兴宁鸽”特色产业品牌,积极推动肉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努力构建形成“优质种鸽繁育、肉鸽规模养殖、产品生产加工、品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同时通过各类比赛、活动,着力打响“兴宁鸽”品牌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价值,让“兴宁鸽”区域公用品牌产品走向全国,助力兴宁“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大厨在现场展示兴宁鸽烹饪功夫。
看比赛 创意美食令人垂涎三尺
18日上午,伴随着热闹的舞狮,喧天的锣鼓声,广东省“百县千碗”暨兴宁鸽美食大赛拉开了序幕。
活动现场热闹纷呈。
来自兴宁的10家餐饮单位精心布置,共同展示了一场菜品丰富的“全鸽宴”;还有不少摊位展示了各式各样的“鸽”产品,种类丰富,令人眼花缭乱。
舞台上,选手们别出心裁,以“鸽”为题制作各式美食,香飘满场,令人垂涎三尺。记者了解到,本次比赛为期两天,竞赛内容要求选手在25分钟内以“兴宁鸽”为主料制作“指定菜”和“自选菜”两道菜品,专业评委将从菜品设计造型、色泽、口味、质地、营养卫生等方面进行打分排名。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并产生名菜(10道)、名厨(10名)、名店(10家)及推广店(若干家)。
充满创意的兴宁鸽菜品。
兴宁鸽的“周边”,也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本来只是因为孩子放假了带孩子出门玩,刚巧碰上了这个比赛。这其实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些兴宁鸽和版画结合的产品,很新奇有趣,我们家的孩子也非常喜欢。”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现场的美食也非常好吃,他们还买了不少,出来玩一趟收获颇丰。
“大赛以将‘兴宁鸽’打造为品牌突出、特色鲜明的地方美食为目标,充分挖掘本土特色食材‘兴宁鸽’,创新开发系列菜品,展现客家菜肴独特风味,打造特色突出、文化厚重、绿色生态、健康养生的‘兴宁鸽’美食体系,推动鸽产业发展四个高地建设,助力‘兴宁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赛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说历史 兴宁鸽物产追溯到明朝
作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近年来,依托肉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打造,“兴宁鸽”产业逐渐占领全省领先地位。
如今,广东人的餐桌上每7只鸽子有1只来自兴宁。“兴宁鸽”在菜篮子中的地位从不是一蹴而就的。
近年来,依托肉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打造,“兴宁鸽”产业逐渐占领全省领先地位。
兴宁人养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据《兴宁县志》记载,明朝崇祯年间,地方物产就有鸽,距今已近400年历史。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也是兴宁鸽产业扎根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兴宁市地处粤东北部,韩江上游,兴宁盆地是粤东地区最大的盆地,境内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土壤含硒量多,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宜肉鸽养殖。
“兴宁市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饲养出的‘兴宁鸽’品佳质优,口感鲜嫩甜香,风味独特。”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兴宁市肉鸽协会会长陈伟波介绍,兴宁优异的自然条件,充分保障了兴宁鸽食源充足且富有营养,促进兴宁鸽生长,使兴宁鸽发育更结实,肌纤维细,肌内脂肪适中,肉质丰盈细嫩,营养丰富。
与大规模工业化养殖使用的标准化饲料不同,兴宁鸽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当地生产的糙米、大豆、玉米等农产品添加矿物质和氨基酸组成的保健砂营养日粮,一方面,本地特色饲料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经兴宁鸽消化吸收后在体内参与合成,使得兴宁鸽蛋白质含量高,每100克鸽肉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0克。
另一方面,本地特色饲料的多样性和现配营养日粮的独特性也为兴宁鸽肉带来了与众不同的风味。富含鲜味氨基酸、萜类化合物等风味物质的食饵在鸽子生长过程中被充分吸收,为兴宁鸽肉带来了与众不同的鲜美风味,兴宁鸽肉中鲜味氨基酸含量≥40%,微量元素丰富,铁含量≥2.46mg,钙含量≥138mg。
另外,养殖区域内70%的土壤富含硒元素,可通过稻谷、豆类、玉米等农作物吸收,并经食物链向兴宁鸽传递,在鸽肉中富集,进而使得兴宁鸽硒元素含量丰富,每百克鸽肉硒含量≥0.0555毫克。
近年来,兴宁市着力擦亮“兴宁鸽”特色产业品牌,把生态肉鸽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富民兴村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推动“兴宁鸽”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逐步形成肉鸽养殖、加工、科技、营销的全产业链,促使“兴宁鸽”区域公用品牌产品走向全国,兴宁肉鸽产业发展情况全省领先。
讲创新 新技术新专利做大做强
近年来,兴宁市出台各项配套政策,加强对兴宁肉鸽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2021年,为进一步促进肉鸽产业健康发展,兴宁率先在全省出台《兴宁市扶持肉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在规模化标准化肉鸽养殖、兴宁鸽种业发展、肉鸽养殖场(户)疫病防控、标准化肉鸽屠宰场(厂)和肉鸽冷链体系建设、支持培育鸽产业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园”兴宁鸽产业集群、支持兴宁鸽品牌建设、鼓励支持肉鸽产业创业创新、肉鸽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扶持肉鸽产业发展10个方面给予资金、政策上的扶持。同时,联手交通银行梅州兴宁支行打造“鸽子贷”金融产品。这些政策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养殖户、企业的信心,助推兴宁鸽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年,兴宁市肉鸽产业园(下称“产业园”)获广东省政府批复开始建设,产业园于2023年10月下旬成功通过省农业农村厅专家组的中期检查评估。产业园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充分发挥已建立的广东兴宁鸽科技小院、省博士工作站、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系列重要科研平台“人才蓄水池”作用,引进省农业科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高层次人才开展肉鸽产业技术攻关,共同构建产学研紧密合作的良好机制,极大推动了兴宁鸽产业建设。
据介绍,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规划并启动了涵盖功能品种选育、健康养殖模式创新、智慧农业设施建设、信息化平台搭建、加工保鲜技术优化、环境控制系统升级与资源高效利用,以及品牌营销策略推广在内的七大关键板块开展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申请专利22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件,大幅度提高兴宁肉鸽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为肉鸽产业园创新升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兴宁市政府的战略规划“兴宁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年)”的落实,兴宁鸽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我们将持续推动养殖优质‘兴宁鸽’,并通过对优质食材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进一步打造健康、绿色、生态的美食体系,推动‘兴宁鸽’走向更多群众的餐桌,打造‘鸽出兴宁’的辉煌未来。”兴宁市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