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文化健康娱乐 >> 社会·文化·生活

“麦田CBD”让城市变轻松


[ 王晴 中国品牌网    更新时间:2024/7/11  ]     ★★★

        摘要:金色的麦浪、飞驰的高铁与CBD大楼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前去打卡拍照。田园与城市,传统与现代,和谐相处之下,映射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变迁以及城市品牌建设的新路径。

       春去夏来,杭州萧山区一片土地收割完小麦,完成了新一轮的水稻播种。刚播种完的水稻“画风朴素”,地面上的水坑映着不远处高楼大厦的影子。
 
       这片麦田位于钱江世纪城亚运村东侧,金色的麦浪、飞驰的高铁与CBD大楼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前去打卡拍照。田园与城市,传统与现代,和谐相处之下,映射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变迁以及城市品牌建设的新路径。
 

    
     “麦田CBD”轮作产粮
 
     “我在杭州生活了近10年,没见过麦子,今天特意带一家人来看。”从市区而来的张先生站在麦田边,领着的小朋友手中拿着几穗麦子很是开心。
 
      据悉,这片麦田叫作世纪田园,全域总面积4567亩,因为比邻中央商务区,也被网友称为“麦田CBD”。据公开资料显示,“麦田CBD”按照“现代都市文化和农耕文化相融合、城市核心区和粮食功能区相融合、美丽城区与美丽田园相融合”的总体思路,把原本碎片化分布的农田、耕地、复垦的建设用地集中连片改造成粮食功能区,让它成为城市绿色景观的一部分。
 
       5月中旬,6台收割机在麦田作业。伴随着轰鸣声,金灿灿的麦粒收归到卡车上,不到半小时,载荷5吨的卡车就装满了。
 
       作为该区域的管理者,萧山区供销联社工作人员李晶聪介绍:之前该地块内种植的3408亩小麦、300亩油菜,还有100亩亚麻,从5月20日开始陆续收割,并同时开展晚稻轮作,预计6月中旬全部收割完毕,6月底前完成晚稻播种。收割结束,小麦由粮站收购,预计亩产300公斤;油菜分销给农户,预计亩产100公斤。
 
       据悉,该区域采用“水稻-小麦”轮作模式,上半年种植水稻、高粱,下半年种植小麦、油菜。配合着全域土壤改良,进行粮油作物的农场化生产作业。等到7月份水稻出苗,麦田变稻田,又会有不错的观赏效果。
 
     “接下来,萧山区供销联社准备进一步提升世纪田园的大田景观效果,让城市景观与农业景观和谐相融。”李晶聪说。
 
     “最贵麦田”育良种
 
       这种以高楼大厦为背景,出现在城市里的大片麦田并不是杭州限定。
 
       在湖北武汉园博园景区,千余平方米的麦田和紫色花海交织在一起,俨然兴起了“田园风”。如今,这块麦地上的小麦已经成熟,园方表示,今年拟与园区研学组合作,将开展割麦子活动。研学导师会对孩子们进行麦子科普,以及如何正确割麦(捆麦、运麦、拾麦)等,同时还会用麦穗插花。
 
       此外,芒种时节,位于北京北三环联想桥旁的试验田内小麦颗颗饱满,进入了收割期。该麦田隶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占地150亩,由于地处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这片麦田光土地价值就远超百亿,因此也被称作“最贵麦田”。值得一提的是,试验田里不仅种植了小麦,还有其他各类农作物,都是试验品种,一般由研究人员采集完样品才进行收割。
 
       除了地理位置优越外,种植这些农田的“园丁”都是高学历人才。在田里劳作的最基础就是硕士,一般都是博士、博士后。在60多年发展历程中,超十余位两院院士和杰出科学家带领科研人员在这片试验田开垦创新。据统计,从这块试验田中培育出的小麦良种累计在全国推广面积都超过亿亩,给农业经济带来的收益价值以百亿计。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赵广才表示,将持续打造这块农田的品牌价值,研发更多作物品种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也让其成为城市中最独特的风景。
 
      打造城市好“丰”景
 
      可以说,这些散落在中国各个地方的城市麦田,是我国农耕文化的缩影,也是打造城市松弛感的生动实践。
 
      与其他城市通过公园等形式进行绿化建设不同,杭州的“麦田CBD”不仅是单纯的休闲观光,而是对现代工业与古老农耕文明的交汇融合,以及城市多维度发展路径的探索。这里,收割机与高铁并行,传统稻草人与先进无人机共享天空,促使人们畅想未来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和潜姿态。
 
       细化到不同人群来看,对许多长辈而言,它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乡愁再现,是个人记忆与城市发展历程的共鸣:而对于“90后”“00后”年轻一代,可以亲身体验农耕文化的韵味,不再是仅仅通过屏幕或是长辈口述得以感知,不少家庭带着孩子观察农作、捡拾麦穗。
 
     “麦田CBD”的脱颖而出,为其他城市品牌建设点亮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径,证明了城市风貌与现代农业融合的可行性。尽管是否能成功复制此模式到其他地区仍需细致评估,但其背后遵循自然规律、倡导绿色生态,以及对农耕文化遗产的尊重与传承,无疑彰显了显著的社会价值,这一点值得城市规划者深思与借鉴。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研学游不应止于“到此一游”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一见·几个关键词,看文化和自然遗...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