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空间的跨界是对既有场景认知的打破
文化空间的跨界是对既有场景认知的打破:它将功能性的基础消费和提升性的情感、符号消费融合在一起,将隶属不同层面的“舒适物”放置在一起,以文化的有机增长带动产业与消费的经济增长
文化空间的更多可能性
可以“边吃边看”的电影院走红了。在上海静安一家电影院里,观众不仅可以看到电影,还可以享受送餐到“位”的服务。据悉,自今年5月1日开业以来,该影院的餐饮等非票房收入几乎与票房收入持平,在影院淡季,更是成为观众欣然造访的热门选择地。电影与餐饮,在这里达成了融合。
提供热食的电影院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其中最为知名的当数迪士尼好莱坞影城的“科幻餐厅影院”。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出现了一批“汽车影院”,它们大多位于郊区和农村。至今,“科幻餐厅影院”仍将影院座椅装扮成老爷车的模样,正是留存了“汽车影院”文化的独特魅力。
不同于它的怀旧氛围,上海各家文化场馆在多元化探索过程中,主要瞄准的是时尚新鲜的观看体验。此前,以沉浸戏剧《不眠之夜》为代表的驻场沉浸式演出,已让人们看到文化演出与宾馆住宿跨界融合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并带动了沉浸式戏剧在一段时间里的“井喷式发展”。凭借专门设计、定制的演出场景,以及连续驻场演出的持续性,演艺新空间和沉浸式剧目“双向奔赴”,共同瞄准了戏剧爱好者观戏与短途旅游的现实需求,也得到了市场的热烈回应。
不独在上海,全国各地都涌现出类似的尝试。今年,成都文旅集团、成都公交集团和开心麻花西南联合推出全国首辆双层话剧巴士,将巴士打造成一个移动的表演空间,并将剧本同游程紧密结合起来。人们可以一边坐巴士游览成都城市风光,一边欣赏沉浸式话剧,同时品尝川味零食。巴士内部被打造成民国复古调性,上层是演出空间,下层为演出后台,整体是一个半封闭式的浸没艺术装置空间。这种“美食+交通+话剧+旅游”的跨界融合,立体地呈现了成都的城市魅力。
文化空间纷纷跨界,已成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寻求新增长点的一个“时髦”选择。这让观众得以享受到更多元化、更富创意的娱乐体验,展现出文化空间的更多可能性,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商机。
大抵遵循了两种策略
以影院、剧场为代表的文化空间,在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留下了许多闪闪发光的记忆。但在大多数的时间里,这些文化空间是一种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建筑装饰越来越精妙华丽,声学布局越来越科学合理,不同规模、不同内容的演出或影片都能“适得其所”,成为这些物理意义上的文化空间所致力呈现的内容。
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历史悠久的文化空间受到历史或文化传统的限制,无法接纳更具挑战性的剧目,一些新建的文化空间则因缺乏个性而受到诟病。尽管它们建筑风格各异,但内里实质千篇一律、体验模式陈旧单一,难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况且,不仅文化空间相对于其所呈现内容而言是被动的,身在其中的观众也多为被动地处于选择性接受文化内容的过程中,而缺乏更多的互动性。
为此,文化空间的跨界融合成为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选择,并且大抵遵循了两种策略。其一,挪用其他类型的空间,赋予其新的文化内容。例如,成都的双层话剧巴士。例如,2022年,沉浸式声音剧场《声探世界》先导版设置在上海文化广场户外进行,该艺术项目以“声音”元素为核心,在长达30分钟的时间里,通过听觉与视觉的交错变化,让观众全方位感受科技艺术带来的特效交互体验。广场外的绿色集装箱,飞机发动机的轰鸣,耳边有风声呼啸,令观众瞬间如置身于一场真实的飞行之中。这样的策略利用了具有高度可塑性和包容性的现有场地,使得综合性的演出和活动突破了传统文化空间的硬件设施和空间限制。
其二,是根据现有场地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文化内容。例如,《不眠之夜》的成功一部分就来自它与所在酒店的高度契合:酒店的1层至5层成为极其灵活的戏剧舞台及观演空间,借助观众、演员的共同移动而让一出戏剧的多条线索在多个空间内平行发展,观众可自行做出选择并和演员互动。为配合酒店的地理位置,《不眠之夜》还将故事背景从莎士比亚的时代移植到19世纪30年代的上海,并结合了诸多富有城市特色的故事情节、人物以及场景元素,这些也赋予作品更为浓郁的城市文化特色。
上述两种策略结合,既突破了传统文化场馆的束缚,也充分利用了不同功能的空间本就存在的差异,使文化空间更具活力和创新性。这样的跨界实现了文化空间的多元化发展,可以满足不同人群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从内容呈现到场景供应
纵观文化空间的跨界融合,其成功的背后有着从“内容呈现”到“场景供应”的路径转换。
“场景”,最早由以克拉克为代表的城市社会学新芝加哥学派纳入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的讨论之中。该学派认为,继传统模式和人力资本模式之后,当前“以文化为生产要素,以文化消费为枢纽”的“场景模式”,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与转型中一条方兴未艾的新路径。
在“场景模式”中,除城市社区、物质结构、活动设施等客观的硬件条件之外,价值、意义、公共性、政治性等主观的精神条件被放置在城市文化发展的优先方面。克拉克等将这一方面进一步概括为合法性(符合道德和信仰的快乐)、戏剧性(令人愉悦的呈现方式)和本真性(文化身份层面的认同)三个维度。通过不同的组合,“场景模式”拒绝了抄作业式的照搬,以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都市场景为目标,尽量避免文化设施的“千城一面”“水土不服”等弊端。而文化空间走向跨界,正是对“场景模式”要求的响应。
作为这一发展模式的具体显现,“场景”表达了共同的生活风格、精神内涵、意义和情感。它为人们提供了“由欲望转化而来的活动和舒适物”,而它们所激发的感性直觉则调动了人们对场景的认知。文化空间的跨界是对既有场景认知的打破:它将功能性的基础消费和提升性的情感、符号消费融合在一起,将隶属不同层面的“舒适物”放置在一起,以文化的有机增长带动产业与消费的经济增长。
同时,文化空间走向跨界融合,也创造出新的社会互动的契机。人类学家许烺光曾提出,人际关系经历了从血缘(基于亲属关系)经地缘(基于地区临近性)而到趣缘(基于共同的兴趣)的三个阶段,文化空间无疑正是这种趣缘集聚的场域。不过,在它不断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步收窄了对趣缘群体的辐射面。而借助跨界融合,可以重新吸引那些之前不会走入文化空间的人们在此相遇和碰撞,激发跨越趣缘既有边界的人际交流,拓展趣缘的包容度,进而创造出新的城市场景。
走向场景供应的文化空间,不仅丰富了个体的文化体验与社会交往,也为城市的繁荣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