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90岁的孟爷爷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死里逃生后,养成了许多优良习惯,来保持自己身体健康。今天我们将从他的经历中学会正确测血压、处理三高问题,来看孟爷爷是如何“差生”逆袭的?
病例故事
90岁孟爷爷5年前冠状动脉血管堵塞,出现疲乏无力、喘气、心跳加快,检查出三根冠状动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且都高达80%以上,距离心梗仅有一步之遥!
1、腹型肥胖——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
60岁之前的孟爷爷在生活饮食上很不注意,都按自己的心意来,身高160cm的他体重也高达160斤,腰围更是达到三寸,体质指数BMI指数>30,属于肥胖的范畴。
专家称腹型肥胖是最容易合并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肥胖类型。
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例如:一个体重60kg,身高173cm的人,他的BMI=60kg÷(1.73×1.73)=20.05
成人的BMI数值标准:
低于18.5 过轻
18.5-23.9 正常
24-27 肥胖
高于32 非常肥胖
通过计算公式,对照自己的数值范围,数值超过24以上的朋友建议通过运动和合理饮食来进行管理,恢复健康范围。
2、“三压”齐聚——破坏力巨大
01
高血压冲击血管过程
血压越高对血管冲击越大,血管内膜受损,管腔狭窄,形成血栓。血栓逐渐长大,最终造成血管堵塞。
02
血脂结果不是判定标准
要按不同风险人群进行划分。
不同风险等级的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目标值有很大不同(见下表)。
如果有以下这些危险因素的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治疗目标值跟其他人不一样:
1、男性大于55岁、女性大于45岁
2、吸烟
3、肥胖
4、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5、早发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
这五个高危因素,如果您占了其中0-3项,就属于低中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该控制在3.4毫摩尔每升以下是安全的。
而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该控制在2.6毫摩尔每升以下;极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该控制在1.8毫摩尔每升以下;超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该控制在1.4毫摩尔每升以下。
01
监测时间有讲究
初始接受药物治疗者,血压波动很大者,每天测量4次:①晨起,服药前;②上午10点左右;③下午4点左右;④睡前。
这种密切监测可以连续测量2周,若血压平稳,则可逐渐降低测量频率。
专家提醒:晨起血压异常升高者需要全体监测血压情况。
02
按时吃药有方法
孟爷爷每天按时吃药,各项指标逐渐平稳。
01
改善饮食结构
孟爷爷早餐时间会以鸡蛋和牛奶为主,补充优质蛋白和胆固醇,再搭配一些瓜果蔬菜。中午会控制主食的摄入,有时会吃坚果来解馋。
李艳兵 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心血管内科
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断糖低碳饮食法:
断糖:含糖类食物尽量不吃,例如蛋糕、饼干、冰淇淋、奶茶、糖块。
低碳:即低碳水化合物。馒头、米饭、面包、一天总量控制在150g以内,每餐主食保持在一两。
02
保持心情愉快
孟爷爷性格乐观开朗,热爱生活,在面对重大疾病的时候,依然乐观面对,积极治疗。
专家称积极的心态也会对病情更好的改善,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健康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