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热点报道 >> 每日关注

科学把握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逄锦聚 中国经济网 - 《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21/9/6  ]     ★★★

        摘要: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是什么关系,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这是需要作出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有两个具有战略性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是共同富裕,一个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是什么关系,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这是需要作出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为我们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指明了方向。
 
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任务是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出于当时的条件,人民既不可能富裕更不可能共同富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为社会主义发展建立起制度基础、物质基础,但由于底子薄,全国人民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也谈不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但在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和公共产品享有差距拉大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缩小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极其必要,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了现实可能。
 
在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中,我们在理论上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些认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达到更高的理论高度。
 
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范畴,“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论断。
 
高质量发展原本是指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指进入相对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发展阶段;是指采用相对于粗放式发展方式的新发展方式。但从本质上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一个飞跃。经济增长强调经济量的扩张,而经济发展则不仅包括量的增长而且包括质的提高、结构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经济高速增长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又一个飞跃。在特定条件下经济可以实现或长或短时期的高速增长,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受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不可能持续,高质量发展就成为客观规律的要求。高质量发展不仅强调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强调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特别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质量的提高。我国经济在以1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几十年之后,我们在理论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实践上把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转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反映了客观规律的要求,是理论认识的新突破。
 
既要高质量发展,又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二者是什么关系?一方面,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高质量发展要把共同富裕作为主要目标,不能弱化,不能偏离。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解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依靠高质量发展。实际上,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包括共同富裕,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发展不能算是高质量发展。从这样的意义上说,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二者具有统一性,统一于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和贯彻,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没有高质量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这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一是以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抓住第四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机遇,特别是加强科技创新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由此推动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生产率。
 
二是以调整优化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调整区域结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缩小地区差距;调整产业结构,解决产业不平衡问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城乡结构,实施乡村振兴,“四化”同步,缩小城乡差距;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解决供需结构不平衡问题。
 
三是以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绿色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是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在扩大开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促进共享发展。坚持全民共享,使发展成果人人享有而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坚持全面共享,使人民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坚持共建共享,共建是共享的前提,要人人参与建设,人人共享成果;坚持渐进共享,共享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共同富裕也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实现过程,既要积极而为,又不可期望一蹴而就。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主要是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调整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全社会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总的目标是,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大,为共同富裕奠定强大的财富基础;同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分好“蛋糕”,为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深化所有制改革。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二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着重保护劳动所得,着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允许一部分人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支持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勤劳创新致富。
 
三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对效率提高的激励作用。
 
四是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尤其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五是完善宏观领域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科学宏观政策调节,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六是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七是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我国拟推出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2020年反垄断执法十大典型案例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