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部委到地方,围绕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关键领域,频频释放重磅利好
“十四五”开局之年,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按下加速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从部委到地方,围绕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关键领域,频频释放重磅利好。业内指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提速推进,将深度释放多领域改革开放红利,全面激发各类市场活力,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
3月1日起,我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深圳率先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弥补了我国市场主体救治的制度空白。同一日,上海首部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性地方法规——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2月28日,广东公布《广东省进一步推动竞争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落地的实施方案》,提出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执法、支持深圳开展竞争执法先行试点等。
这是我国加快夯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一个个缩影。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成为继2020年我国公布第一份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文件后的又一重磅政策。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建立更高标准的市场体系意义重大。“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支撑,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方案首次提出要“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从基础制度、要素市场、环境质量、市场开放、市场监管五个方面,提出51条具体行动举措,为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明确了行动指南。
根据方案,夯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需要在全面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方面重点发力。
其中,对于方案中提到的健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完成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此外,在全面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方面,加强和改进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成为重头戏。
要素市场建设相对滞后,是我国市场体系的短板。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点和难点。方案提出要推动经营性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发展知识、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等行动。
相关部门也在围绕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等加快部署落地。其中,针对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中央一号文件明确释放了稳慎推进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的信号。
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建设还离不开高标准的市场开放。方案要求实施高水平市场开放,并对有序扩大金融服务业市场开放、有序扩大社会服务业市场开放等提出具体路线图,提出破除各种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
这也成为各部门部署的重点。3月2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将实施更深层次的金融市场和机构改革,推进更高水平金融开放,畅通要素循环,激发市场活力。
3月1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将进一步提升工业和信息化对外开放水平,全面开放一般制造业,有序放开电信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吸引更多外资高端制造业项目落地。
同日,商务部发布的《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好稳外资工作的通知》明确,进一步清理负面清单之外的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此前,商务部还提出,将以自贸试验区为平台,推动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进一步促进市场相通和规则相联。
记者了解到,海南、广东、上海、山东等地都在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并探索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健全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体系。另外,云南、广西、广东等多地明确,要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签署机遇,加快国际规则对接。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国际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表示,接下来要从市场和规则两方面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从市场来看,下一步开放重点在服务业,“经过不断试点,电信、医疗、金融、文化等领域都在逐步降低门槛,开放利好有望加速释放”。从规则来看,自贸网络的扩大,要求我们进一步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快制度型开放步伐,这也必将带动国内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刘向东认为,未来要在加快建设公平竞争市场方面下功夫,完善产权制度,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释放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技术等要素市场活力,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同时要补齐制度型短板,通过扩大制度型开放倒逼国内市场改革,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