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皮杜艺术中心藏品,《威廉·克莱因眼中的巴黎》,1968年摄
奥地利摄影师莉赛特·莫德尔作品《小个子》
美国摄影家爱德华·韦斯特作品《阴影中》。通过光影的隐喻力量,展现人的私人瞬间
中国摄影家刘立宏的《城中摇曳》。他捕捉沈阳这个北方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与城市氛围,也再现城市本身令人出乎想象的惊奇创造
中国摄影家陆元敏的《上海素材》。他将三个不同时间与空间中的影像经三次曝光融合在一张底片上,形成一个全新的影像世界
“中国的发展很快,经常有机会看到中国当代摄影的小画册,这种进步,让我印象深刻。但是,中国的摄影没有一个延续性。中国的摄影师没有根基,没有历史。”
2005年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于1月18日拉开帷幕。展览中,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首次向中国观众展示了他们的摄影史专项典藏“摄影师眼中的巴黎”,这个专题展包括曼·雷、布拉塞、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威廉·克莱因、安德烈·柯特兹等国际摄影大师的166幅经典。策展人阿兰·萨雅格说:“这些摄影家的作品都非常有名,打开任何一本艺术画册,都能看到他们的大作。”蓬皮杜艺术中心希望中国有更多的人,通过影像了解历史,了解他们的艺术与生活。
《第一财经日报》:蓬皮杜中心为什么对摄影作品的收集如此重视?蓬皮杜对这种收藏作了些什么努力?
阿兰·萨雅格:蓬皮杜艺术中心自搬进了新的会址之后,就认为应收藏摄影作品。其实,法国直到上世纪70年代,都没有收藏摄影作品。比如,蓬皮杜中心收藏了曼·瑞(MayRay)的作品,但是对于这位抽象主义摄影派的倡导人、世界上最早广泛运用摄影的特殊技法,来进行摄影创作的艺术探索者,我们收藏的却是他的油画,而不是摄影作品!这很可惜。重新回顾10世纪20~40年代,看到摄影艺术的发展和成熟,我们发觉无法忽视摄影一门类,就开始做这个工作。
今天的博物馆,对摄影藏品的选择,有时最看重的不一定是摄影本身,而是更注重摄影家和摄影视角。同时,我们还很注重超现实主义的摄影作品。
《第一财经日报》:城市摄影在摄影中的地位如何?
阿兰·萨雅格:非常重要。在这个城市化的过程中,无人能忽视城市的巨大表现力。像法国曾经经历过的和中国现在正在经历的这种城市化。比如,中国女作家棉棉,她所表达的就是一种城市生活。
《第一财经日报》:这些年来,法国的城市摄影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
阿兰·萨雅格:摄影是对现实的重新思考。即使你认为表达了城市,但城市本身的面貌多种多样,不可能全面展现。城市题材的摄影,并不等于城市纪实;观察城市摄影的变迁,也不能很清晰地体现出城市的变迁、城市化的进程。其实它们所表现的,主要是对城市观察的一种视角,带着摄影师的主观意图。
这数十年来,法国关于摄影的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摄影师的关注中心在构图;四五十年代,倾向于人本、纪实;现在,更注重个人内心的表达,往往体现为观念摄影。摄影毕竟只是一种媒介来反映摄影师本人的感受,正如绘画一样。 《第一财经日报》:现在,中国摄影界存在几个关键词:人本主义、个人化、纪实,请问法国也是如此吗?
阿兰·萨雅格:当然是。相比而言,法国摄影师更专注于表达自身的感受和体会,而中国摄影师更关注于城市本身的纪录。
我感觉,摄影记者似乎不再重要了,这与静止的影像受到了来自电视、录像、DV等影像的冲击有关。所以,摄影作品也就这样走向了博物馆和美术馆,沦为收藏的古董。
《第一财经日报》:你来广东参加这次国际摄影双年展,你对中国的城市感受如何?对中国的摄影势力如何评价?
阿兰·萨雅格:我来到过中国的许多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昆明、重庆、南京……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的魅力。我还参加过平遥摄影展。中国城市摄影的重镇无疑是在上海、北京、广州。上世纪80年代我第一次来中国,那时摄影师还很少,关于城市的摄影师更少。现在,中国的发展很快,经常有机会看到中国当代摄影的小画册,这种进步,让我印象深刻。
在中国,广东美术馆是中国唯一一个推出中国当代摄影展的美术馆。现在,中国南方有一群摄影势力,是数年前刚刚发展起来,这个群体中的成员的摄影都已较成熟。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摄影记者,在借助于大众媒体的同时,也希望有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他们就去寻找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第一财经日报》:在你眼中看来,中国的城市摄影呈现一种怎么样的状态?
阿兰·萨雅格:中国的摄影没有一个延续性。中国的摄影师对上世纪20~40年代的摄影历史和状态并不了解,对摄影的本体也知之不多。他们是没有根基的,没有历史的。
此次展览中,个人最欣赏邵逸农与慕辰的作品《防震装置》。它符合我的一种理想:既简洁又经典,既概念又充满现代性。
阿兰·萨雅格(AlainSayag):蓬皮杜艺术中心摄影部主任,本次摄影双年展,蓬皮杜典藏摄影展“摄影师眼中的巴黎”策展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