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联想当时也面临是退回代理商还是继续坚持,做自己的品牌的选择。好的是联想当时并未过多考虑对手有多强大,而是反思自己有那些不足。
本文为柳传志在近日举办的“反思成长”年会上的发言整理。柳传志从反思的角度,谈了联想从创办之初,到利用微创新逐步壮大,再到从蛇吞象收购IBM PC业务发展成至今全球第一大PC厂商一路走来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也分享了几个有趣的故事。
90年代以前,因为政府认为电脑行业是一个战略性的行业,因此不让国外的电脑企业进入中国,但因为国产电脑价格高、性能方面又跟不上等原因,在93-94年,又选择了开放。随着 IBM、Compaq、AST等进入,倒下了一批国产电脑企业,比如长城电脑,后来成为IBM 的代工厂。
联想当时也面临是退回代理商还是继续坚持,做自己的品牌的选择。好的是联想当时并未过多考虑对手有多强大,而是反思自己有那些不足。
反思发现,尽管在当时国产电脑毛利润高达 28%,但联想生产电脑的成本就有 27%。发现问题后,联想做了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上的调整,同时也决定选择走自己生产电脑的路线。同时任命29岁的杨元庆担任电脑事业部的总经理。
柳传志表示,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决定之所以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主要因为联想把从事的领域研究的非常透。
举个例子,通过调研发现,电脑的元器件成本占总成本的 84%,其他的人力、渠道等加起来也就 10%,而在 84% 中间又因为摩尔定律,诸如CPU、存储器、显示频等元器件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价格可能三个月就会猛跌。而要节约成本,必须理顺物流,尽可能的缩短库存周期。但在当时联想还是一个小企业,同Intel 等厂商没有议价能力,因此联想采取的策略是主要元器件快步小跑的对策,将主要元器件的成本大幅降低。
在96-97年,联想连续6次降价,以至传出联想跳楼,柳传志自杀的消息,但也就是那两年,联想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而年终的利润也非常丰厚。
因为自主研发成本太高,而随着毛利润逐年下降,不创新又不行。联想走了一条类似今天的“微创新”的路。比如联想研究家电,发现95年以前,家电以日本生产的为主,95年后开始出现长虹、TCL 等国有品牌。而日本因为电压不稳,所以在电源部分,并没有使用非常高的配件,联想通过改动这一项,提高了电视整体的性能。
97-98年,还推出主打一键上网功能的电脑,仅此一项将联想市场份额提高了 17%,之后还有一键恢复等等。
到了 2002年,采用直销模式,避开了渠道商,在美国和欧洲所向披靡的 DELL开始进入中国,联想市场份额受此影响开始下跌,吃了两年败仗。研究透DELL 模式后,联想走了风险非常大的直销+渠道并举的双模式。因为紧跟着的 03-04年,联想已经开始跟IBM 洽谈 PC 业务的收购事宜,且支付的方式是一半现金一半股票的形式,考虑到双模式(Compaq也采用了双模式,后来变成两不像了) 可能对股价的影响,联想上下承受的压力巨大。
直到 2003年12月份,联想凭借高执行力全线战胜 DELL,也致使DELL至此之后在中国再难翻身,联想也借此宣布于2004年12月8日宣布了对IBM PC业务的收购。
从财务方面看,联想从并购前的04年,营业额 29亿美元增长到去年的 339亿美元,主要利润中,国际业务占 60%,国内只占 40%,表明利润已经落到了国外,同时也成为全球第一大PC 厂商。
单从财务方面看,目前这起蛇吞象的并购无疑是成功的。但柳传志表示,收购之后,公司开始变得国际化,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导致内部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
比较重要的一个是并购之后,原管理层有明显的短期行为。并购之后,柳传志作为占 40%多股份的大股东,在希望联想成为国际化大公司,在全球有较大发展的同时,也希望其管理者是中国人。但考虑到杨元庆在管理国际化团队缺乏经验,因此考虑先让其担任董事长在一旁学习,请国外CEO来,5年期到之后,再由杨元庆担任CEO。
而国外CEO (联想先后换了两任老外CEO)可能也考虑到自己5年之后会被换掉,因此在任期间,非常看重盈利情况,希望在任期间,将联想的股价推至一个高点,帮助蛇吞象并购案取得成功,以此功成身退。第二就是自有期权和股票也会给自己带来更高的回报。
过分关注利润和漂亮的财报,表明公司CEO 不愿意将利润投入到长期发展所需要的营销、市场开拓、研发等至关重要的部分上。
这种短期行为,也几乎将联想带到了悬崖边上。到09年金融危机时,联想开始出现连续亏损,甚至出现一个季度亏损 2.6亿美元的情况。到了 09年2月,联想再次进行董事会改组,成立一个包括杨元庆在内的 9人领导班子。
重组董事会带来的是工作方式从关注短期到关注长期的根本变化。同时为了避免文化冲突,杨元庆和其他8位掌管各地区业务的高管,每个月都要聚在一起三天,从讨论各自对未来的发展开始,慢慢讨论公司战略制定,再之后开始细分责任,到责任追究,时间长了,这种研讨开始反应在业务的增长上,而对应的负责人也开始有这块业务真的由自己主管的感觉,形成一个每个人负责不同市场,但战略保持一致的格局,同时团队的整体执行力也开始大幅提升。联想建立了一套中西方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即:1,说到做到。2. 想清楚再承诺。
柳传志表示,必须要将目标弄清楚,弄清楚之后,每个人都有职有权的同时,一定要背负起对应的责任。同时他还认为,信誉是个能力问题。每个人的承诺,一定要反复想清楚,承诺之后,无论如何要做到。企业的规则不定则已,定了就一定要坚决执行下去。
柳传志总结到,尽管从目前回过头看,并购案是成功的,但绝不能敢说联想未来的路一定就是平坦的,后面的路充满高山、险滩,因为现在整个行业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