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00亲子童装-青岛机场店
跑道+商铺的盈利模式使得机场的商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机场渠道成为众多高端品牌一箭双雕的新战场。
提起机场你会想到什么?提着大包小包来去匆匆的人群?在机场候机大楼百无聊赖等待的人们?当第一家非航空设施进入到机场,人们开始重新定义机场的盈利模式,商业化进程也由此开始。于是,若干年后的今天有了欧洲、日本、香港等商场模式的机场航空楼,有了众多闲庭若步的旅客,品牌商开始争相入驻,客流群从原本的机场商务旅客发展到市区居民,机场渠道为服饰行业带来了新的零售战场。在国内,随着2008奥运,机场开始重视其商业盈利角色,从北京到广州、杭州、机场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兴建改造阶段。
机场购物商厦
2008年,世界最大的单体航站楼——首都机场T3站竣工,这个占地面积约9万多平方米的航站楼聚集了众多的非航空商业设施,招商部负责人表示,T3规划的商业面积有2万余平方米,其中11000余平方米的面积用于建设免税商店,开业之前,有300多个品牌加入T3的商铺招标,其中服饰类店铺占多数。在运营方式上,T3参考了香港国际机场,引进欧洲名品工厂概念,开设阿玛尼、范思哲等国际品牌的折扣店。负责人表示,香港国际机场的品牌店就曾经通过经常性的换季打折,吸引更多的消费客流。在T3A部分,机场共引进30个品牌,包括杰尼亚、卡地亚等国际一线品牌和宝姿、白领等国内一线品牌。
而广州的白云机场先后完成了多次改造,从商铺的面积到建立大型的购物中心,再到统一机场渠道与市内传统销售渠道的价位,都在努力营造一个更为浓郁的商业氛围角色。
除此之外,杭州、哈尔滨等机场也先后完成不同程度的改造,并对机场的商铺进行进一步的细分,以更规范化的形象来吸引多方客流。机场商铺的不断完善吸引了众多品牌的争相入驻。
品牌争相涌入,而成本支出呢?
事实上,在T3开店的成本支出要高出市区很多倍。按照招商证券2007年对上海机场的商圈评估计算,上海机场的单位日租金接近200元,T3的租金远高于这个水平,而位于北京CBD华贸中心商铺的日租金大约只有每平米72元。有店主表示除了高昂的租金,相比市区店,机场店的人员工资支出也要高出近20%,同时由于各个店铺所分得的店铺范围有限,比如在T3自营区域,入驻品牌中只有87个品牌可以拥有自己的独立店面,这就需要一些品牌在机场附近有专门的库存仓储配备等等。如此下来,开一家机场店的经营成本要远远高于市区,而近期国内机场店铺管理的不断完善,使得众多机场服饰店在零售价位上要求与市区相统一,这也就意味着机场店必须创造更高的营业额才能相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