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翟敏 自广东陆丰、深圳
尚未“严打”的一周前,走在广东陆丰市碣石镇街头,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路边的商铺并不像其他城市五花八门,而是清一色的服装店,几千家门面鳞次栉比。另一件奇怪的事情是,有些店里的服装款式新颖,从上衣到牛仔裤,从衬衫到毛衣,应有尽有,居然才几块钱一件。你可能会以为来到了购物天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有的服装表面看与市面上其他服装并无区别,却是从国外走私入境的淘汰产品,不仅不合法,质量、卫生等指标也有严重问题,它们就是所谓的“洋垃圾”服装。
“洋垃圾”的背后,隐藏的是暴利。记者发现,一件在碣石售价只有几元钱的服装,几经倒手后,在其他地区服装市场变成了高档货,最高可卖几百元。
街头:三轮车半夜运“货”
碣石,陆丰市的三大镇之一,以圣诞礼品加工贸易在当地小有名气。不过,在当地疯狂倒卖的“洋垃圾”也为它增添了不少知名度。这座拥有20多万人口的粤东小镇,俨然成了一个走私外贸服装的大型集散地。
10月10日,夜幕下的碣石,装满大包小包货物的三轮摩托车,在狭窄的巷道里成群结队,鱼贯而行。街道两旁的店铺已经关门。
记者疑惑地发现,直到次日上午,绝大多数店铺仍旧大门紧闭。主干道上少数开着的门店,没有一家是服装店。靠近这些关闭的门店。店门其实是虚掩着的,每个巷口都有人把守,一见陌生人,便警觉地上下打量。
在碣石经营餐馆的王宏成告诉记者,那些装满货物的摩托车,是在趁着夜色运输走私服装。而那些关闭的门店,也正是昔日的服装店。眼下正是直接针对“洋垃圾”的“严打”期间,所以店主们紧闭着大门以避风头。
“当地人几乎家家户户都经营着服装生意,到目前为止大概已有一二十年。房子大多是他们自己盖的小楼房,他们把一楼腾空,作为一个小型家庭作坊,用来服装翻新或作为堆放衣服的仓库。还有不少居民在狭小的巷子里面搭建铁皮房作为店铺。‘严打’清理之前,整个碣石镇满是沾满尘土的脏衣服,巷口的垃圾堆里废弃的服装随处可见。”王宏成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