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四问新联想:准备好了么?


[  21世纪经济报道    更新时间:2009/9/12  ]    ★★★

  没有太多的意外。

  9月8日新联想揭幕,一如之前柳传志在今年4月份接受本报采访时所表达的那样,联想控股、联想投资、弘毅投资,按照战舰式的列阵,将在中国的产业资本转向金融资本的历史上,书下一笔。

  从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是许多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都有过或是将要有的大理想,只是表现为做事的方法和方式不一样;有些企业,称之为“多元化”,或是相关多元化,或是无关多元化;有些企业,成立自己的公司投资部,或者设立一个基金,来专门关注领域相关的行业投资机会,比如最早的Intel,现在的阿里巴巴、盛大等。

  在此之前,中国专营投资的民营企业,如复星国际、方正集团、杉杉集团、雅戈尔等,包括此次以27亿入股联想控股的卢志强先生,都是从产业资本起家,积累资金和人脉,转而专营投资。

  这一次,柳传志率联想系精英,大举亮相,联想控股要“再上一层楼”:从协调现有5家核心子公司到开展直投业务打造新的核心资产。那么之前,联想控股又“夯实了哪些土”,又有哪些地方有欠缺?

  “现在的联想是一群高理想、高追求、高智商的年轻人的结合。但只是结合,目前还不是一支真正的军队,还不是一个斯巴达克方阵。”柳传志认为,这是当下联想控股最大的挑战。

  以做股权投资基金运作的角度出发,我们从“融、管、投、退”四个主要环节,采访了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董事会成员、常务副总裁朱立南,常务副总裁吴亦兵,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先生。以上四人均为联想控股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

  第一问钱从哪里来?

  资金来源是所有的投资基金和投资公司得以成立的第一步。联想控股的底线是5年100亿,主要来自此前在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中获利回报;其中,总资金的约25%会用于财务性投资以保证获利滚动,75%是用于夯实核心资产的投资。但我们预判,在实际的运作中,会超过这个金额的。

  《21世纪》:联想控股要在未来的5年内投入至少100亿元,这些钱从哪里来呢?

  吴亦兵:子公司分红、基金所投公司的分红以及控股作为联想、弘毅所管理基金的LP的未来回报构成了我们的资金来源。这三部分中,这两个基金的现金流回流是最大的一块。我们给出的100亿的数据,是相对保守的。

  联想投资目前管理的基金规模超过6.5亿美元,而弘毅所管理的一只人民币基金和四只美元基金总规模也超过200亿元人民币。我们简单地算了一下,两家目前管理的基金大概在260亿。基金行业有个规律,就是其现金流前五年是负的,从第五年到退出就都是正的。联想投资的一期基金是2001年募集的,弘毅也是2003年募集了第一期基金。也就是说都慢慢进入了现金正流入的时期。

  无论是联想投资还是弘毅,最初所募集的资金全部来自联想控股,后几期虽然联想控股投资比例有所下降,但也是相当大。我们就简单地算,每只基金联想控股就占了30%-50%的股权,那么未来三五年从基金中回来的现金就已经超过100亿了。这还没有算回报率的问题,联想投资刚刚介绍,他们的一期基金的回报率是3.5倍。这些回流的资金中扣除对后续基金的追加投资,多出来的就是做直接投资的。

  朱立南:我们都是有指标的。三部曲确实很重要的部分,联想投资、弘毅前8年的投入,也为控股做直投提供了资金支持。

  《21世纪》:此后联想做直投都是用自己的钱么?为什么?

  柳传志:向外募集资金,那些钱最后都是要退给投资人的,因此再好的企业也不能留。联想控股做直投是要把它买过来做核心业务的,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另外一种投资形式。只有控股自己买回来,才可能长期持有。当然我们的投资也是两条腿走路的,大部分精力放在打造核心业务上,但也会做跟随性地财务投资。

  吴亦兵:私募股权基金都是有存续期的,比如风险投资最长时间就是10+2。但打造一个核心业务,可能花了10年那企业规模还是很小。比如联想集团,就是做了25年才到今天的规模。如果是拿外部人的钱,就会有很大压力;而联想控股自己出钱,那么这部分钱就是可以永续滚动的。

  而我们又在整体投资资金中,拿出25%来做财务性投资,也是基于基金增值的考虑。联想控股是联想投资和弘毅的LP,也许分享他们投出的好公司所带来的财务回报,增强直投的弹药。

  第二问怎么管理?

  和其他所有的国际化基金一样,联想控股有6人组成专门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其中,柳传志先生享有多半票的决定权。是否还会成立外部的顾问团之类的机构,目前尚无从得知,但对于联想控股来说,在基金管理层面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高层的激励机制问题。

  《21世纪》:如果有合适的企业出现,直投这块的决策流程怎样?是否需要决策委员会全票通过?

  朱立南:控股在投资决策方面有一个内部的流程。其实我们做投资的都知道,是分布决策,也就是说项目管理团队本身要做一个阶段性的决策,亦兵领导的团队还要做一个内部决策,然后才会上升到投资决策委员会。

  目前这个投资决策委员会由六个人组成,柳总、我、亦兵、令欢还有控股两外两位总裁室成员。当然柳总多半票。

  其实我们也不是简单地用票数来决策的,更多的是要在会上有充分地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因为对控股而言,这是投资核心资产,所以决策必然非常谨慎。这跟联想投资、弘毅做基金投资不一样。

  柳传志:刚才说的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控股的直投是投核心资产,所以一定要跟投以财务回报为目的的投资又显著不同。因为你要长期持有,所以投资会更加看前期。如果6个人里面真的有3个人不投,有2个人有不同看法,那这个投资可能就要反复研究来统一思想了,一般轮不到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

  《21世纪》:此次引入中国泛海,柳总认为联想变身民营企业对联想集团的国际化有利。但对联想的投资业务是否也有利?尤其弘毅,此前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国企投资上,而很多人认为联想的国企背景是最好的敲门砖。到现在是否会有影响呢?

  赵令欢:我从两个层面来回答,一个是道理的层面,一个是做法的层面。

  道理的层面比较简单,通过股权多元化联想控股从公司治理、管理层面都会有更新、更强的发展,这样更有利于逼近我们的愿景。俗话说家兴子旺,控股层面做得好了,下面的子公司会更加兴旺。因此中国泛海的加入,显然是好事。

  从具体的操作层面看,尽管以前弘毅背靠联想控股的国企背景去做投资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开这个门,但最终让弘毅投资并不是因为联想是个国有控股企业,而是因为联想是个成功的企业。这个成功里面,最让那些接受弘毅的国企欣赏的,是联想控股作为国有控股企业,却可以那么民营化的运作。实际上人们想取的是这个经。

  我们经常说,国有企业民营化运作,重点是在于市场化的机制,那么现在联想控股引入中国泛海,实际上就更加印证了国家还是支持联想继续在成功的路上再往前迈进。我觉得这对我们的业务操作层面也会是个巨大的促进。

  朱立南:除了令欢说的两条外,我总体感觉引入战略投资人对我们的投资过程还是有好处的。大家看重的是联想所能带来的资源,有时候反而担心联想控股的国有控股身份,会让这些企业在接受我们投资后受到负面影响。按照新的股权结构以及即将做的现代治理结构,肯定会更大地促进我们的投资。从技术层面上说,由于控股层面的国有股减少,在投资过程中也上了类似国有股坚持这类的障碍。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戴尔改变直销杀入手机市场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耐克返单靠“脚趾头思考”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