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鞋企:什么都可以外包么


[  中国鞋网    更新时间:2009/7/7  ]    ★★★

    当产品价格不断下降、消费者的购买力明显削弱、投融资环境加剧恶化的时候,企业会把注意力越来越多地放在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的削减上。这就是为什么外包会成为当前最受追捧的经营策略的原因,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导致包括企业的生产、研发、物流、供应等等流程,大幅度向具有规模优势的外包服务商转移。

  但,这是一个好方法么?

  外包何以在企业界畅行

  从耐克模式被推崇开始,制造业就陷入了一个外包、再外包的怪圈。这种被称为“虚拟生产”的模式从耐克的成功开始,逐渐被学习的热情蔓延到整个运动和服装行业。

  李宁、美特斯·邦威、安踏……每个品牌的电视和形象宣传都极其类似,所不同的仅仅是与Logo一起出现的、那句竭力表现与众不同文化的品牌口号。这样的广告,更多是在比试谁的口号更突出、更好记、更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局面下,制造商与品牌商已经彻底分离,消费者会怀疑自己购买的不同品牌产品之间,是否还具有价值差异。当耐克、阿迪达斯和李宁、安踏的产品出自同一个工厂的时候,这种制造的“共享”,使得产品的成本差异和结构差异逐渐消失,剩下的只有苍白无力的“品牌价值”。以至于到如今,产品的实际制造商与某一个品牌产生的分歧,居然能够成为其他品牌超越其原有竞争地位的契机。

  耐克、李宁尚且掌握渠道。制造业却有人把耐克的代工模式发展到极致,将制造、物流和设计全部外包,这就是PPG,它曾经一度被抬举为制造业电子商务的典范而备受推崇。在PPG失败之后我们回头审视,上千万、上亿美元的风险资本砸进一个仅有品牌,而没有工厂、没有物流、没有设计的企业,这个企业就可以立即成长为一个具有极高“价值”、堪与百年老店媲美的服装大鳄?但这种玩概念的手法被美其名曰:商业模式创新。将制造、物流和设计全部外包之后,企业本身还剩下了什么?有人会说,还有呼叫中心,其实,呼叫中心也是可以外包的。所以,这样的企业只是一个空壳而已。

  不仅生产外包,伴随金融危机的深入,软件外包作为外包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内也越来越吃香了,IT媒体长篇累牍地渲染软件外包的美妙“钱”景,甚至认为,“金融危机给印度的外包企业带来沉重打击,却给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创造了不错的机会”。真是这样么?

  在我看来,软件外包实在是软件行业最没有价值的一碗剩饭:如果我们把一个软件项目比喻成一顿大餐,框架是开胃酒,结构是主食,创新的设计是蔬菜和水果,剩下的那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程序代码,不是剩饭是什么?

  惠普全球软件服务中心副总裁黎德光认为:“如果中国想赶上印度,还需要170万人才。”从本质上说,外包软件的开发者与福建、广东沿海地区代工生产玩具、电子产品和服装的工人没多大区别,就是软件行业的蓝领人群、没有跨出国境的国际劳工。

  黎德光强调:“中国有37万软件专业人才,其中从事外包的不到8万。”对此,他似乎感到很惋惜。Gartner的报告也声称,中国的软件外包已经受到“成本更低的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严重威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沿海省市外向型依赖产业已经遭受了不小打击。在我看来,作为软件产业最低端的一环,要是这37万人都去做外包,那中国的软件业也就完了。

   主张大力发展软件外包的东北大学刘积仁教授认为,外包不仅有低层次的外包,还有“R&D外包”。然而谁都知道,R&D是核心竞争力,是技术企业、尤其是软件研发企业的生存依托、看家本领。如果人家真拿R&D外包给你做,那它还有什么生存价值?举个例子,有谁听说过微软研究院或者Intel外包过什么出去?Intel连生产都是自己做的,更不要说研发。

  专家们普遍对外包持肯定看法,认为“这是软件走向大生产的必然产业模式”。大生产就是好事儿么?我看未必。台湾IT制造业的成功经验,是否适合大陆的软件业?我不得而知,反正东施效颦和南橘北枳的故事中国人都知道。至于印度,这个依靠软件外包名声大噪的“IT新贵”,我们大家除了听过班加罗尔这个地名之外,请问哪一位又用过印度软件的?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家纺企业齐商出口对策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温州知名品牌鞋企盯上了GEOX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