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鞋企:什么都可以外包么


[  中国鞋网    更新时间:2009/7/7  ]    ★★★

  外包弱化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界之所以如此推崇外包,是因为它似乎为身处各种经营困境的人们,找到了新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其实,外包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早在人类社会诞生商品交换行为的那天起,就已经成为我们的重要生活方式。举一个作家为例:人的衣食住行都是必须的,所以他把对粮食、衣服、住房和交通工具的需求和服务,分别外包给农民、纺织厂和裁缝(或者成衣店)、房产开发商以及公交服务商或者汽车制造商。但他会把自己的生活也外包出去么?不会。所有的外包,对一个人而言都只是一种工具。外包说到底,其实就是分工合作。

  对企业来讲,分工合作只是选择性地放弃,企业必须将自己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牢牢掌握。对于生产制造企业来说,最常见的外包形式是销售外包,也就是与直销模式针锋相对的渠道销售模式。产品设计和制造的能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有创新和变革的土壤。从这个角度我们不难发现,不仅微软、Intel不外包开发与生产,宝马、奔驰也不外包设计与制造。假如企业的生产和设计都可以交给代工商去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能否保持自身的创新能力,就值得考量了。企业原有职能部门的设立,通常用来保持对其他部门(关键是核心部门)的匹配,保留这些功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可以得到持续的支持。而外包这些功能,企业不得不为了适应外包服务商的流程惯例或者业务能力,而对自己的核心业务加以削足适履式的改变。一旦企业外包出去的功能在与自身核心能力的匹配上出了问题,那么,代价将是非常惨重的。

  对于刚进入一个细分产业的初创企业而言,其活跃的创新能力,可能表现在对原有行业规则的变革激情上,所以这个时候的企业,将产业中已成熟的部分工作外包,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跨越非外包状态下难以突破的技术、规模等壁垒。但当企业步入成长期或者演进到持续经营的成熟状态之后,企业各个环节的创新,都可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优势,外包会在相当程度上丧失这些创新的环节和机会。

  因此,外包什么,不外包什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减法。按照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分析,差异化是最大的竞争力来源,而当多数的企业因为将注意力放在成本上,而将越来越多的工作外包的时候,外包会明显形成过程和结果的同质化,在削弱成本的同时,削弱企业的创新能力。

  从一些服装和运动类品牌的困惑我们不难看出,外包使这些行业变成了产品或服务的弱差异行业,仅仅依靠广告宣传和务虚的消费体验,来拉开品牌差异,这也是对竞争的背离。生产外包不仅会弱化同类产品的品质差异;对高端品牌来说,生产外包也是造成产品“山寨”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充斥于市场的各种各样“尾货”,都声称自己源自知名品牌的授权生产,如果生产这些“山寨”产品的制造商确实得到过品牌商的授权生产,那么,从技术角度来说,根本不存在有效的办法来区分其真伪。

  即使是为了改变效率低下的业务部门或业务流程的现状,也需要分清是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外包,还是彻底剥离。这两者看上去很类似,但对企业肌体的作用却不尽相同。外包可能损失企业的核心价值,而剥离则是为了替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

  所以,外包还是剥离业务?这个问题需要放在全局和长期影响的天平上来考量。聚焦核心业务虽然是集中力量高效成长的途径,但核心业务的经营不善,才是收入减少的直接根源。放弃不外包,即自主的二元思维,企业可以采取灵活的合作战略,利用其他企业有关相似流程和相近问题的讨论和经验,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而不是外包来大胆变革效率低下的业务。

  观点:企业外包优与劣

  受企业现代性演变的影响,分工合作已经渗透到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复杂的分工合作,在带给各行业产品和服务细分与精练的同时,也伤害了企业站在整个行业的高度,进行创新思维和深入进行产业链变革的能力。尽管制造业、软件业和物流、供应链行业在想方设法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影响,把外包为看做是重新分工、优化经营之外的解决之道,但过分强调外包,依赖外包来获取短期成本优势,会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内在损伤。

  可以说,外包的负面作用,更多地是来自于它的结构性缺陷而不是它的效率。外包不会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形成不同企业的优势共同体。相反,它强行把不同企业的类似环节(或过程)塞入一个一般性框架中,用规模化、标准化的分类来约束它们,在为企业提供一个相同工具的同时,削弱了企业发现、创造客户的机会和能力。

 

http://www.ppzw.com/ppytx/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家纺企业齐商出口对策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温州知名品牌鞋企盯上了GEOX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