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律师谈中国汽车厂商海外收购内幕———
吉利又传要收购沃尔沃了,北汽在竞购欧宝失败后可能加入沃尔沃争取战……一波又一波的海外并购传闻此消彼长,可当记者拿传闻去向企业求证时,车企又都支支吾吾,或干脆否认或顾左右而言他,到底真相如何?本报记者采访了一直在为一些中国汽车厂商谋求海外发展的美国资深律师王树盛先生。王树盛告诉记者,目前在售的、并未最终签订收购协议的品牌,像欧宝、萨博、沃尔沃等,中国汽车企业收购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原来是美国企业寻求中国发展 现在是中国企业要在美国找机会
王树盛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有50多家中国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客户。以前他们事务所多是帮美国公司在中国拓展业务,最近两三年,中国企业要求来美国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强劲。尤其今年,王律师说,几乎所有的中国客户都想要在美国购买资产。这让王律师的团队今年特别忙碌,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前一刻,他还在帮助一家中国企业准备法庭需要的文件。
王律师告诉记者,其实在正常情况下,只要挺得住,企业的资产是不会卖的。但今年因为全球经济低迷,很多企业被迫甩包袱、卖家当,这对中国企业来说,当然是个难得的机会,每家企业都想抓住它。
而一些美国公司也委托事务所帮助寻找买家。这里面什么样的公司都有,比如底特律一些小的家庭企业,以前一年几千万美元的产值,生存是没问题的,但现在由于汽车企业采购力下降了,很多家庭企业没能力进行国际性的业务拓展,就只好卖掉。一些中型企业则因为从银行借不到钱,资金困难,销售下降,人工、原材料、现金流都出现问题,也只好被迫出让。而大型企业的问题就更加突出,像德尔福、韦士通这样的零部件企业也有类似的问题,整车企业采购一下降,利润本来就很薄的零部件企业就难以维持。破产是一条出路,卖掉一部分资产、关掉一部分工厂也是一种选择,这些都为中国企业创造了机会。